Title
免费课程
寻秘自然05-物种灭绝-下

寻秘自然05-物种灭绝-下

寻秘自然06-恒星光变-上

寻秘自然06-恒星光变-上

寻秘自然01-生命起源-上

寻秘自然01-生命起源-上

寻秘自然04-物种灭绝-上

寻秘自然04-物种灭绝-上

寻秘自然02-生命起源-中

寻秘自然02-生命起源-中

寻秘自然03-生命起源-下

寻秘自然03-生命起源-下

寻秘自然07-恒星光变-下

寻秘自然07-恒星光变-下

学习产品
教育资讯
对孩子最高级的鼓励,是经常说这句话

对孩子最高级的鼓励,是经常说这句话

有个咨询,家长提到如何提升孩子自信,孩子15岁了,个子比她高出一截了,却经常耷拉着脑袋,外人看起来这个孩子精神不足,她自己知道,孩子是自信不够。我问她:那你是怎么看的呢?她说:我知道那是她小学阶段,我和老公关系很差,导致他那段时间安全感不够,成绩也下降,经常被老师批评。这个原因是成立的。那么后续呢?后来他们没有离婚,说没有原则性错误,所以选择慢慢修复关系。当夫妻关系日趋稳定了,就开始关注孩子的需要,有意识地去陪伴和赞美孩子。比如孩子做作业速度变快了,爸爸会给孩子竖起大拇指。孩子早上起床没有生闷气了,妈妈会说:我儿子真棒,起床利利索索的。他们是花了心思的,可是收效甚微。无论老师反馈,还是他们自己看到的,依旧是孩子不够自信的样子。她就问我:老师,我还可以做些什么?我当场给了她一个思考:去回忆最近十天以来,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包括他自己的事情,以及为家里做的任何事情。她列出来8条,分别有:准时交手机,按时完成作业,去外婆家送药,遛狗,倒垃圾,给妈妈买创可贴,帮爸爸取快递,修好了门铃。不知道你们看到这几条有什么想法,我的想法就是:这真是一个自律自觉,又温暖有爱的好孩子。我问妈妈自己的感受,她说:哎呀,我平时经常关注他做的不够的地方,比如不爱运动,成绩一般,今天罗列了这些才发现,我孩子还真不错。那么,我又问她,当孩子做了这些事情后,你的反馈是什么?她说有时候会说:孩子你真勤快,你太好了等等。孩子听完就“哦”了一下,然后就走开了。为什么孩子会漠然呢?不兴奋呢?就好比你们部门这个季度业绩很好,老板给你们开会,他的发言是这样的:这个月大家做得不错,我在这里肯定大家。你们都很棒。你听了似乎也会受到鼓舞,但是过一会,这个鼓舞就消散了。随之而来,你可能会有担忧,如果下个季度业绩不如这个季,老板会不会骂我们,说我们很差?因为老板的夸奖很官方,很笼统,很飘渺。孩子也是一样的,当他做了一些事情,得到的反馈几乎都是一样的,他会迷茫,我到底好在哪里,棒在哪里,我这个好,这个棒能给我带来什么,又能给父母带来什么呢?这个妈妈很困惑:那我该怎么做呢?我问她:当你受伤了,你的同事给你去买创口贴,你会怎么做?当你正在忙,你的邻居就随手把你的垃圾拿去丢了,你会怎么说?当你的妈妈需要药物,你走不开,你的朋友愿意跑腿给你送过去,你会怎么想?如果你的客户过去每次见面都阴沉着脸,忽然某一天她一见到你就微笑,你有什么感觉?你会怎么表达这种感觉?……她原本睁大眼睛很急躁地期待我给出一个答案,当我说出这一系列的“如果”之后,她忽然做了个深呼吸,意味深长地说:“老师,我明白了。”我应该说:谢谢。是啊,我们对外都有礼有节, 可是在家里,这个礼节就变成了“应该”。孩子做了就觉得那是应该的,没做就被批评懒惰,不懂事,不孝顺。长此以往,无论孩子做了还是没做,都很难体验到自己的价值。这个妈妈还提出一个问题:那我每天对孩子说谢谢,会不会让他洋洋得意,觉得自己好了不起?这是一个好问题,我们给孩子吃了糖,就担心他吃糖上瘾,带孩子去玩了游乐场,就害怕他以后每天要来玩,我们看到他拿到手机了,就担心他网瘾,看到他和异性同学聊天,就担心他早恋……这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因为当你有这个问题时,你就是在非理性状态,你打开的是潜意识,潜意识打开,你恐惧的洪流就决堤了。那么你需要处理的是你的恐惧,而不是孩子。回到这个来访者,我问她和自己妈妈关系怎么样?她眼眶就红了,说和妈妈关系有点疏远。原因是妈妈总是拒绝她。比如以前每次回去,她会给妈妈买衣服,买补品,给红包。妈妈就像触电似的,挡回来。说得很体贴:我有钱,你不要买这些了,你自己把钱留着过日子吧。最开始她认为妈妈是客气,就会说服妈妈一定要收下,有一次她妈妈生病刚出院,她给妈妈一个红包,还有钙片。妈妈也不肯收,说自己有医保,花不了很多钱,买钙片都可以报销。她说:“我差点给妈妈跪下,求她收下”。后来妈妈收下了,但是当她回来的时候,发现那个红包又到了她的包里,被妈妈退回来了。那一刻,很愤怒,也很无力。她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总是遭到妈妈拒绝。我问她:“如果回到那一刻,你最希望妈妈说什么,做什么?”她说:“我希望妈妈开心地收下我给她的钱和礼物,然后对我说句,谢谢女儿”。“她这样做,你会体会到什么呢?”我继续问。她说:“我会觉得我能干的,能孝顺妈妈了,能给妈妈的晚年生活添砖加瓦了。”因为没有得到这些,所以她每次回娘家,是既期盼又害怕。期盼见到妈妈,又害怕面对妈妈那种拒绝。包括做家务,买菜,都会遭到妈妈拒绝。妈妈仿佛无所不能,能干到,不需要女儿的存在了。我们知道一个施与受的平衡,亲子之间,如果父母只给予,却不接受孩子的付出,那么这个关系就会失衡,孩子并不会因此变得富足,反而会更匮乏。真正的平衡,是父母一边给予,一边接受,同时心怀感激。感激孩子这个生命的到来,感激孩子的每一份成长和进步。孩子的力量是怎么来的?是从“做”中长出来的。你看着他每一次做,并从心底里发出喜悦和感激,你就是在认同这个生命的价值。他给予,你接受。无论是一粒芝麻,还是一颗钻石。无论是给你倒一杯水,还是背着你去医院。 你都知道这是他爱的表达,也是他能力发展的过程。这就是最高级的鼓励。你夸奖他,只是在认同他在某件事上表现良好,而你感谢他,则是在肯定他整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一种升华。这种升华不仅能滋长孩子的能力,还会让他从一个只愿意为家庭付出的人,发展成一个愿意担当社会责任的人才。这就是养育的成功。声明:本文转载来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当孩子发脾气时,你的反应,决定了他未来的性格和情商

当孩子发脾气时,你的反应,决定了他未来的性格和情商

认识一位二胎妈妈,两个都是男孩,她只要和我聊天,就开始抱怨:“他们兄弟二人经常打架。而且每次都是因为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还有一位父母也经常和我抱怨,他的儿子不知什么原因,父母说他一句都不行,只要说他一句,开门就走,然后几天不回家。你家的男孩也有这种现象吗?男孩的这些表现,不仅与青春期叛逆有关,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男孩的情感被忽视。他们不会正确地表达情绪情感,更不能管理自己的情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丹·金德伦博士和迈克尔·汤普森博士在《培养高情商男孩》中写道:每个问题男孩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但这些不同的故事却拥有同样的主题:情感上的孤独。男孩渴望与人保持联结,但同时又需要独立,这就造成了情感上的分裂。很多男孩,因为不懂得管理情绪,因此当他们的内心感到不“舒服”的时候,他们要么爆发出强烈的情绪,要么开始自我封闭。情绪情感被忽视很多家庭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当孩子受到委屈,哭泣时,父母会说:“一个男孩,大度一点,这点小事都哭,以后怎么干大事?”当孩子因为害怕,不想一个人在家时,父母也会说:“你是男孩,有什么害怕的?”很多父母,在教育男孩时,经常会有意无意地忽视他们的情绪情感。当一个人的情绪总是被忽视,总是得不到关注时,他注定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为什么一些男性已经成年,他们对情绪的认识还是模糊的,甚至在情感上木讷、冷漠,就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情绪情感没有得到父母的关注所致。法国心理学家伊莎贝拉·费利奥莎说:“表面上不再有情绪的孩子,需要有人帮助他们从那个壳中走出来,勇敢地让自我得到重生。”一个人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他的情绪总是被忽视,他就会把情绪隐藏起来。比如,开头提到的一对兄弟,二人只要打架就动手,一定是因为他们心中积压了愤怒的情绪。但是,他们的内心到底积压了什么情绪,他们该如何表达情绪,该如何发泄,其实他们自己是不知道的。男孩的情感认知比女孩差两位心理学家在《培养高情商男孩》中写到:研究人员对比了男性和女性对情感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后发现,在情感方面,男性总是落后于女性。如果同时向男孩和女孩出示一系列表情各异的面部照片,通常情况下,男孩识别情绪的准确率会更低。由此可见,男孩对情感的认知落后于女孩。那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1. 在家庭教育中,男孩的情绪被忽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父母认为男孩就应该像个“男子汉”,要胸怀宽广,勇敢坚强,有泪不能轻弹等。因此,男孩哭了,父母会认为,一个男子汉,怎么能哭呢?于是会让他们停止哭泣;男孩受到委屈,父母会认为,一个男子汉,应该大度宽容一些,所以,和女孩相比,他们也更少得到安慰。因为是男孩,他们不能哭泣;因为是男孩,他们必须坚强;因为是男孩,不能表达细腻的情感……总之,很多男孩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情绪情感往往是被忽视的,这也导致他们的内心是痛苦和孤独的。2. 小学低年级的男孩容易受到情感伤害。我们都知道,男孩和女孩在生理上是有差异的:男孩的大脑发育比女孩晚一些。澳大利亚著名家庭问题专家史蒂夫·比达尔夫在《养育男孩》中说:现在的学校体制对男孩和女孩的入学年龄并没有区别对待,这无形中对男孩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在小学阶段,和同龄女孩相比,男孩会感觉自己是失败者,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而这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大脑结构还没做好准备。尤其在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中,确实有很多女孩在阅读能力、精细动作、自控力方面好于男孩。因此,在学校,男孩更容易受到老师的批评和惩罚,最终伤害男孩的情感。3. 比女孩更严厉的管教。与女孩相比,男孩更加好动,无论在哪里,都不能安静,上蹿下跳的。因此在家庭中,男孩会更多地受到父母的管教,而且父母对男孩更加严格,处罚也会更重一些,甚至一些家庭,还会对男孩施加暴力。当他们的这些情绪得不到父母的关注,也得不到发泄时,他们就会把这些负面情绪隐藏起来。很多情况下,他们的这些负面情绪,还会受到父母的否定,因此很多男孩对自己的情绪感受经常是麻木的。总之,诸多原因导致了,男孩的情感认知能力要远低于女孩。教会孩子情绪管理三步曲奥里森·马登博士说:“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教会孩子如何识别情绪、表达情绪并管理情绪,让他成为情绪的主人。1. 识别情绪。愤怒、羡慕、快乐、悲伤、羞耻、嫉妒、恐惧,这些基本情绪,都应该早早让孩子学会识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还要教会孩子,什么时候会产生这些情绪,有了这些情绪分别是什么感受。比如悲伤,你可以告诉孩子,你心爱的小狗病了,你的玩具丢了...……这个时候,你会悲伤。悲伤的时候,心里会非常难过,有想哭的感觉。父母一边给孩子讲,一边让孩子体验。还要告诉孩子,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2. 表达情绪。孩子有了情绪,该怎么办呢?还要让他学会表达。比如,孩子的狗病了,他很悲伤。父母要引导他说出感受:“你心里是不是很不高兴,你是不是想哭呢?”孩子表达情绪时,父母要认真聆听。3. 纾解情绪。情绪是一种能量,要让孩子学会把情绪进行能量转化,以进行纾解。情绪可以以动能、声能、文字等形式转化,如散步、健身、打球、舞蹈、哭泣、唱歌、和父母朋友诉说,写成文字等。当孩子有了一些负面情绪, 父母要帮助孩子纾解情绪。孩子想哭泣,父母就不要强行让他停止哭泣;孩子想和妈妈出去打球,妈妈就可以带着孩子去打一会儿球。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学会了识别情绪、表达情绪和纾解情绪,就可以完全掌控情绪,而不是成为情绪的奴隶。人是一种情感动物,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时时刻刻都在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作为父母,不能因为是男孩,就忽视了对他情绪情感的关注。男孩和女孩一样,再坚强,再勇敢,他也是有情绪情感的,作为男孩家长,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声明:本文转载来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价值工作法》:枯燥的工作里,藏着滋养自我的苔藓与露水

《价值工作法》:枯燥的工作里,藏着滋养自我的苔藓与露水

最近,我突然多了一种奇怪的迷茫。我明明有家人、有爱人、有朋友,但这种独自站立在世界中心、找不到出路的迷茫感,为何如此强烈?跟朋友倾诉了这种奇怪感觉,仿佛自己失去了方向,日子不断重复,却看不到尽头。朋友问我:我感觉你不喜欢现在生活,那你想要的是什么呢?这么简单的问题,我想了很久,但答不上来。看我愣住了,朋友推荐给我一本书《价值工作法》。明明是本职场技能书,却让我意外得到了安抚。作者欧小宅用心理学的支持性视角,看待着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件件困惑。从她的分析中,我第一次看到自己有那么多的优点,而自己的缺点似乎也可以被原谅。这本书用了大量的章节在帮我梳理我的内在感受,用心理学理论把感性的内心和理性的工作联系了起来。那些细腻的描述引起了我的共鸣,那些故事也像是自己心灵的投影。我在其中找到了勇气,也释放了痛苦。原来我不用时时正确,原来人生可以扬长扬短。让我困惑的迷茫,原来也是一种生命力。作者在书中讲述了一个心理模型:……基于玛西亚的自我同一性模型,(迷茫)总的来说是一种自主性的成长需求:我对现状不满意,我想改变。如果成长需求没有被满足,我们就会迷茫。这正是我现在的感觉:我想有点不一样。但是我从来不敢承认这个想法。工作稳定,家人朋友都很好,我已经这么幸福,怎么好意思去抱怨呢?万一说出来,被人说是矫情呢?特斯拉CEO马斯克从来没有这样的烦恼,他说:我从小就知道自己长大了要做什么,我希望能够从事尖端的工作,或者做影响世界未来的事情。能如此笃定地追随自己的内心,和他母亲的教育有关。马斯克把自己母亲的爱称为“最高级的母爱”,给予他自由,允许他异想天开,允许他不受苛责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他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母亲的培养以及母亲特立独行的品性。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成长。按照父母和学校的安排,按时读书、按时长大,毕业了找一份亲戚都说好的工作,一直到现在。我仿佛就是书中所说的“好学生”,认认真真走着长辈们指向的那条正确的路。而当下的迷茫,更多的则是自己的内心发现:想试试走出自己的路。对此,书中也给出了方法:情绪观察日记。像养小猫一样,给情绪起名字,探索与情绪有关信息,了解自己状态和思维,学习与情绪相处。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探索自己真实的需求。当我学会了好好跟我的“小猫”相处时,我不再害怕自己的迷茫,同时也了解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不是换一份工作,而是想重新捡起小时候的爱好——画画。我曾经以为,画画、打羽毛球这些爱好,都是浪费钱浪费时间。我做的每一件事情最好跟“收益”有关,有益于工作发展,或者有益于身体健康,这件事才是正确的。这导致我一想起画画,会有一种自己不懂事的羞耻感。但《价值工作法》拓宽了我的思路。做自己喜欢的事,哪怕是躺着什么事情都不干,只要是自己喜欢,那么都是在爱自己。王尔德说过:“爱自己是一生浪漫的开始。”原来这份爱如此简单,只需要遵从自己的内心:“我喜欢所以去做。”不带评判的目光去看待自己。做的事情是对是错或者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否高级,都不重要。过去的我太想得到一张满分的人生考卷了,希望自己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正确选项,过一个最优化的人生。然而最优化的人生其实是一个拥挤的立方箱子,我们作为独立个体,天生充满棱角,现在被硬塞到一个生活模型中,无疑要失去我们的一部分。如果你也像我一样,为了完成了人生待办清单上的任务,陷入同样的迷茫。不妨试着学会爱自己,找回以前被嫌弃的、扔掉的那部分“我”。前路就会清晰很多。可即便如此,我依然有点担心,要不要告诉家人,我想重新画画呢?我是很爱我自己,但如果被嘲笑的话怎么办?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书里建议道:犹豫的时候,不妨向那些愿意夸人、温柔真诚、心胸宽广的人索求正反馈。正反馈不是空洞的恭维或者敷衍的夸赞,是真诚、具体地表达肯定。找到愿意提供正反馈的人,从他们那里获得支持和肯定,进一步巩固自爱。这让我想到一个成语,愚公移山。我其实就是愚公,挡在我面前的山是“学习自爱”,山的另一端则是“习得自爱”。光靠我一个人的力量去完成,可能可以,但是非常艰难。但如果有其他人的帮助,陪伴我一起“挖山”,学习如何善待自己、爱自己,事情会变得容易一些。在这条自爱之旅上,每一次的尝试,每一次的勇气,都是心灵成长的见证。或许,家人的关心会成为阻碍,他们可能还是会按照以前的方式爱我,比如批评我乱花钱画画,不认真工作。但是我相信,向他们的一次次索求和支持,终会动摇他们的信念。到最后未必不会尝试迁就我一点点。这一点点的迁就,何尝不是一个动人的开始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事情好像没有改变,又好像一切都变了。回看我之前的迷茫,我竟莫名升起了一份感激,感激自己的小情绪像迷雾中的交通灯,告诉我此路不通。这似乎就是《价值工作法》这本书的目的:“迈出第一步。”通过这本书,作者和我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对话,不是浮华的言辞,不是虚妄的赞美,而是内心的柔软和坚定。仿佛漫步在一片静谧的森林中,没有喧嚣,只有微风拂过树叶的声音。作者的文笔没有煽情的痕迹,她并没有直接说出情感,却在每一个细节中透露着温暖。用理性的语言讲述着人的内心,提供切实可用的工作方法和生活技能,巧妙地把感性埋藏在看似理性的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对每一位读者的呵护,稳稳托起,轻轻放下。声明:本文转载来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读了3遍《钝感力》,我顿悟了治愈内耗最好的方式

读了3遍《钝感力》,我顿悟了治愈内耗最好的方式

这两年,“内耗”这个词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人用“内耗”来形容自己的精神状态:旁人一句话、一个眼神,就会琢磨很久,是不是我惹 ta 不高兴了?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一件事没做好,会翻来覆去,动摇、敏感、什么都往心里去。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这不是你的错,这是人的天性。但如果说敏感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那钝感则是我们后天最应该修习的技能。文学大师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里提到:钝感虽然有时给人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与智慧。在他看来,“钝感力”是一种大智若愚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智慧。在书中,他从婚姻、职场、人际关系等方面,对钝感力进行了独特解读。所谓保持钝感力,不是要你对一切都漠不关心。而是不要为繁杂和琐碎自寻烦恼,通过对注意力的把控,从而更加自在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伤痛。 一般来说,提起“迟钝”这个词,大家的第一印象都是带有贬义和否定的成分。比如,反应慢、不敏捷、不太聪慧等等。但在作者看来,钝感更是一种才能,一种能让人们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在书里,他提起自己在医院工作的一段经历。当时,指导他的老师是一位主任教授,医术十分高明,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喜欢在手术当中不断指责那些协助他的助手。“手脚太慢”“快点儿,拿牢靠些”“你眼睛往哪儿看呢?”每次只要大家被安排到做教授的助手,就会感到畏缩,更有甚至受不了斥责,选择退出的。但要说被训斥最多的,当属教授的第一助手,S医生。可每次不管教授说些什么,S医生的回答都一成不变,一律以“是,是”作答。更为神奇的是,手术结束后,那些训斥立刻被他忘得一干二净,泡个澡,吃个饭,然后回到办公室继续和同事们谈笑风生。就这样,S医生一边坦然接受责骂,完成助手工作,一边不断近距离地掌握教授手术中的要点。后来,S医生也成为医院最出色的外科医生。多年后,在一次同门聚会上,他又见到这位S医生,两人聊了许久。但不管他说,S医生还是老样子,“是,是”点头而已。他才恍然大悟,原来S医生有一套自己应对人和事的态度,所以教授对他的斥责,对他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同样的工作环境,对外界敏感度不同,带来的结果也是天差地别。敏感的人,只能听得到好的,听到不好的,就自尊心受挫,陷入自我怀疑。迟钝的人,即使听到一些不中听,也是听听就过去,迅速恢复并保持积极心态。所以真正的聪明人,都会正确地使用钝感力,才能有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你越专注,就越容易在职场上出人头地,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立足。不止是职场,在婚姻中,是否拥有钝感力,也决定了将来你和伴侣的关系能否长久。在书中,作者讲述了一对夫妻因为挤牙膏的方法,差点闹到离婚的故事。男人性子一丝不苟,每次刷牙都要把牙膏管上的指痕抹平,然后从后面把牙膏管卷起来一点。但他的妻子对这种事却不太在意,挤牙膏的时候随意一挤,中间常常留下许多指痕。于是,男人不得不每天早上都要做一番修整。一天早上,男人终于忍不下去,冲着妻子发作:为什么你每天都要把牙膏挤得乱七八糟,留下凹凸不平的指痕,你就不能从后面给它抹平、卷起来吗?妻子听完也是不乐意了:“不就是一件小事而已,有必要这么上纲上线吗,你每次……”就这样,两个人大吵起来,两人为此争执不休。这个故事让我受到很大的触动。在婚姻中,最常见的不是出轨、离婚这些大事,而是各种细小的摩擦和小矛盾。比如牙膏应该怎么挤,衣服怎么叠,水忘烧了、碗打碎了……这类无所谓对错、全凭人的感觉或者感性认知不同,却能让两个人出现各种不满与琴瑟失和的情况。这个时候,钝感力就非常重要了。如果丈夫拥有钝感力,像这种挤牙膏的问题,就不会过于在意,也就不会发生后面口角,妻子也不会进行反击,升级为大的矛盾。而倘若妻子拥有钝感力,虽然时常被丈夫抱怨,但因为不往心里去,丈夫某种程度上也不得不死心,说不定性格就会慢慢变得随和,不拘小节。有句话说,再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会有200次离婚的念头,50次掐死对方的想法。几十年的漫长婚姻里,若事事都要较真抱怨,那夫妻关系早就土崩瓦解了。婚姻生活,本就是一条漫长的容忍之路,有时争吵两句,有时互相妥协。反过来说,那些婚姻幸福长久的夫妻,又何尝不是出色的钝感力,一直在支持和守护着彼此。有科研人员曾做过一项研究,调查发现:敏感度较高的人,会更容易察觉或联想那些对自己不利的因素,从而对生活不满意,甚至出现心理问题。这个世界上,没人能活成一座孤岛,但对于事太过敏感的人,注定要比其他人更为辛苦。在作者的家附近,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总是喜欢穿一些颜色艳丽,与自己年纪不符的衣服。有时候是粉底散花的连衣裙,有时候是橘黄色的连衣裙,胸前还垂着一条硕大的项链。还总是喜欢询问旁人,自己今天的打扮怎么样?大家每次听到老太太的询问,即使心里如何奚落,嘴上都是言不由衷地回答,“非常漂亮,您穿起来真合身”。而老太太每次听到别人的赞美,也是莞尔一笑,一脸满足的表情。是的,这位老太太根本没听出大家的讽刺,或者即使听出了大家的讽刺,也泰然自若,继续我行我素。后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在大家眼中,那些艳之又艳的衣服在老太太身上,竟然慢慢顺眼了起来,无人再真的嘲讽。说实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概很难做到像这位老太太这样,能够无视周人的目光,按照自己的信条行事。大多数人,可能还没穿上衣服就开始内耗,放下不又拿不起,苦苦挣扎。所以人生有时候,就得适当钝一点,没心没肺,才能活着不累。就像罗翔老师说的:只要不关注任何人的动态,不去揣测任何人的想法,不去设想一些没发生的事,简单点,钝一点,慢一点,你会发现你过的很自在。没事少钻点牛角尖,多随着点性子,反而更容易觅得人生的大滋味。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水至清则无鱼”,意思是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人也是一样。一个人谨小慎微,凡事看得太重,只会给自己自寻烦恼。有时候,多那么一点恰到好处的钝感,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许多琐事多不值得烦恼。你只要遵从自己内心做出的选择,目标清晰一些,行动坚定一些,生活自会越来越好。声明:本文转载来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一个孩子越来越好,从父母学会二八定律开始,那20%到底有多关键?

一个孩子越来越好,从父母学会二八定律开始,那20%到底有多关键?

看到一个视频——女儿用花呗买新包和新鞋,数额太大还不上,让父亲帮忙还。父亲拒绝了,并反问孩子:“你知道还不上花呗,意味着什么吗?失信。”父亲告诉孩子失信的严重后果,讲到校园贷的悲剧,告诫孩子要慎重对待自己的欲望。在女儿保证不再用花呗后,父亲表示可以帮她一次,但要从下个月的零用钱里扣。网友称这位父亲的做法“绝了”。他用二分强硬、八分引导,教女儿学习控制欲望。周国平说过,“真爱孩子就应该从长计议,使孩子离得开父母,离了父母仍有能力生活得好,这乃是常识。”一个孩子越来越好,从父母学会“二八定律”开始。二分批评,八分引导画家几米说:“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但让人痛心的是,很多大人并不明白。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餐厅里,一位妈妈在辅导孩子写作业,丝毫不顾周围有人,大声批评女儿:“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吗?你是猪脑子吗?”尽管女儿已经小声道歉,妈妈仍旧不依不饶。很多父母一时气急,就会口不择言,对孩子说出侮辱性的语言,对心智还不太成熟的孩子来说,这类话语杀伤力极大。心理学有个“权威期待”的概念,孩子的成长会受到权威人士对其看法的影响,比如父母和老师。当父母对孩子持有某种期待时,孩子未来就有可能朝该方向发展。如果父母的期待是积极的,孩子潜意识里会认为自己就是这样,变得更自信、开朗,逐步走向优秀。反之,如果父母的期待是消极的,孩子潜意识里会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受待见,久而久之就会走入岔路。所以,你越批评,孩子越差;你越引导,孩子越好。电影《银河补习班》中,马皓文面对成绩垫底的儿子,从未批评,而是步步引导。那天,儿子险些被开除。面对教导主任的咄咄逼人,他以儿子期末能考进年级前十回击。班级老师说儿子脑袋缺根弦;教导主任说儿子是煤球,怎么洗也变不成钻石;前妻也认为儿子是个学渣。只有他相信儿子是天才,于是开始了一系列的引导之路——儿子没自信,他就教儿子拆分目标。他把儿子的所有书本叠在一起,高度是11厘米。并认真地对儿子说:“在考试之前,每天学习0.1厘米,我的天才儿子,你一定可以做到。” 儿子被父亲眼里的信任打动,人生第一次有了想学习的冲动。儿子不会写作文,他就带儿子亲近大自然,身临其境体验,让儿子明白了何为“草色遥看近却无”。儿子不知何为梦想,以为就是妈妈说的清华北大。但他告诉儿子清华北大只是个过程,不是目的,人一定要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渐渐地,儿子的航天梦萌芽。父子俩一起去看航空展,当他们在山顶看到飞机列队翱翔九空时,儿子心中的梦想有了答案。终于到了期末时,儿子考到了年级前十,又在高考前考上飞行员,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航天员。你看,正确的引导,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中有个“三层引导理论”,核心观点是——作为家长,关键是引导孩子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孩子遇到不会做的习题,试着这样引导:第一层,让孩子明白“题不难,你也不笨”,解决孩子的畏难情绪;第二层,让孩子明白“你之所以不会做,是因为没找到解题方法”,把孩子的目光往解题方法上引导。第三层,告诉孩子“如果你愿意,我们一起研究研究,看如何解决”,让孩子学会借力和合作。这一引导方法,会给孩子种下一颗“有问题,找方法”的种子,锻炼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调皮或犯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而孩子最终走向何方,取决于父母向何方引导。二分狠心,八分共情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读懂孩子真实的心理需求,才能给他们更好的教育和爱。共情,是父母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第一步。看过一期育儿节目——有位性格急躁的妈妈,手里天天拿着一根棍子。只要孩子达不到标准,她就会大声责骂、罚站。有一次,育儿指导师安排了一场游戏,让妈妈戴上特制的眼镜,模拟孩子的状态。特制眼镜会影响动作的准确性,让速度变慢,再加上指导师在一旁不停地指责、催促,尽管妈妈尽了全力,却没能完成任务。妈妈说:“我戴上这个眼镜以后,感觉世界完全不一样了。才3分钟的游戏,我已经快要崩溃。”妈妈这才意识到,指导老师就是平日的她,而游戏中的她则是自己的女儿:只有狠心,没有共情。妈妈流下愧疚不安的泪水,终于明白女儿有多不容易。董宇辉老师曾说:“说教是不会让人产生共情的,没人喜欢被批评和讲道理,更多时候应该让孩子表达。”共情看似容易,但效果却往往不理想。这是因为我们通常只会“一元共情”,而不是“多元共情”。比如孩子比赛输了,家长只会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但孩子内心“想变得更好”的想法,却并未被家长理解。心理学有个“多元共情理论”,即从多方面对他人共情,包括想法、需要、动机、愿望等。如果家庭教育做到这一点,就会大大提高家长共情的广度和深度,孩子也会觉得自己被深深理解。听朋友讲过一件事。一个孩子因不守学校纪律被停宿。妈妈去接他,像以往一样对他说“欢迎回家”,并带他去吃了顿好吃的,晚上还一起玩游戏放松。到第二天,孩子的情绪平复了,妈妈才和孩子慢慢聊。两人就事论事,不带指责,把发生的事复盘一遍,孩子表示下次再不犯了。妈妈共情了孩子爱的需要、害怕被责骂的想法、不想再被赶回家的愿望,孩子感受到被深深理解,就会有动力听取妈妈的建议去解决问题。你看,如果家庭能营造一个这样的氛围——孩子犯了错,我们只关心从错误里学到了什么,这时孩子就会学得很快。如何营造这样的氛围?秘诀就是共情。好的家庭教育,要先共情,后教育。父母做到不打断、不评价、不过早下结论,真正理解、接纳孩子,与孩子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教育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力量。二分管教,八分放手曾看到一则新闻,广西多所高校发出退学通知。被清退的学生中,大部分都是学业出现问题。广西医科大学教务处的老师认为,这与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有关。因为不少学生,是被家长“管”进大学的。邻居家的孩子,便是被他爸揍上了名牌大学。然而仅仅入学两年,就被退了学,因为所有课程都不及格。一直被管教的孩子,很难培养出自制力。一旦进入家长鞭长莫及的大学,便是野马脱缰。有心理学研究表明:管教太过会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因为孩子会觉得他是没有任何主宰能力的人,他说什么都不算。如何把孩子培养成独立的自尊体系?不在于一味管教,而在于懂得放手。当代文学家汪曾祺,就是一个被放养长大的孩子。小时候,他数学成绩不好,父亲从不责怪,及格就行。他爱画画,父亲也不特意指点,只是自己作画时,让他在一旁随意观看。初中时,他喜欢上唱戏,父亲仍不阻止,还为他伴奏喝彩。初恋时,他写情书,父亲甚至在一旁出主意......在外人看来,他们父子之间的相处“没大没小”,似乎太过放任。但父亲的适当放手,让汪曾祺增强了自主意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再加上父亲的人格熏陶,最终他成为一代文学大师。《孩子你慢慢来》一文中曾写道——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或许也是必要的。也许,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的管教。而是父母带领他们发现并享受学习和探索的乐趣,让孩子的思维从“要我做”转变到“我要做”。教育家斯宾塞曾说:“当孩子感到被爱、被信任,奇迹不久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父母要赢得孩子,而非赢了孩子。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过程当中,感觉到痛苦,那么你的方法一定是错的。比培养孩子更重要的,是培养父母。如果父母能给孩子带来一个和善而坚定的教养环境,让孩子清楚地知道父母是爱他的,并且孩子跟着父母能够学会生存技能、与他人互动的方法,孩子就能走出一个灿烂的人生。生命不是在今天就能给出答案的东西,请父母们努力做好农夫的角色。声明:本文转载来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从小“被管”和“不被管”的孩子,12岁后过的是两种人生

从小“被管”和“不被管”的孩子,12岁后过的是两种人生

听很多家长抱怨:“青春期的孩子,能把自己逼死!”厌学,沉迷手机;说一句,顶撞十句;一言不合,离家出走。大家都把原因归结为“叛逆”。事实并非如此。叛逆,与青春期无关。叛逆,是在暴露孩子和你的关系糟糕。李玫瑾教授说:“人的问题关键在早年,早年的重点在家庭,培养孩子,最重要的黄金时期是在12岁之前。”12岁前父母在教育上埋下的雷,会在青春期集中爆发。0-3岁:没建立安全感,青春期偏执叛逆0-3岁,是孩子安全期的建立。这个阶段,父母的陪伴和回应,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内心安全的孩子,会主动亲近父母,信任父母,把家当成港湾。亲子关系足够牢固,教养就会变得容易。朋友的儿子,一直到高三,都与父母无话不说,仿佛没有叛逆期。因为他的内心需求,一直被很好地满足,自然不会有对抗。而那些童年情感被忽视的孩子,青春期大多比较叛逆,不服管教。我有个来访者,12岁的乐乐。小学之前,他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父母忙事业,对他的关心,就是尽量在物质上满足。每次与父母见面,说不上几句,还都是叮嘱他努力学习、多听话。没有情感上的互动,乐乐也对父母没有依赖。初中后,父母把他接到身边,从此家里永无宁日,冲突不断。说他就顶撞,爆粗口,甚至拳脚相向。乐乐妈找到我时,手臂上都是儿子用拳头砸出来的淤青。在咨询中,乐乐说:“我恨死他们了,凭什么小时候不管我,现在又各种干涉我?!”缺位的陪伴,安全感的缺失,让他积攒了对父母的怨恨。叛逆,就是他的宣泄和报复。在《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这本书中,有一句话:“世界上任何的教养技巧,都弥补不了依恋关系的缺失。”良好的关系和情感联结,才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和关键。3-6岁:没建立自信心,青春期拒绝沟通3-6岁,也被称为“潮湿的水泥期”。意思是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同水泥,可塑性很强。这个时期重要的任务,就是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说起来很容易,但不是所有父母都能做到。有报告指出,约67%的家长,曾对3-6岁的孩子进行过情感上的虐待。最常见的,就是言语上的贬低和否定。我认识一个妈妈,她自己的原生家庭中母亲强势,从没夸过她一句。有了儿子以后,她也延续了这种教育模式,对孩子非打即骂。经常挂在嘴上的就是:“你怎么这么笨,什么都做不好!”但在日复一日的打击下,孩子与父母越来越疏远,不愿意交流和接触。进入青春期,儿子反抗的情绪变得无比激烈。打他骂他,他就离家出走,好几次都是报警找人。在学校,跟老师顶嘴对骂,跟同学吵架,每天都接到学校电话。回到家作业不写,试卷不做,就在那玩手机,也不理人。这个妈妈焦虑失眠,严重到去看心理医生,对儿子束手无策。后来在我的引导下,这个妈妈去疗愈自己的童年伤痛,改变沟通方式。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在孩子不再那么逆反,慢慢变得阳光、大方、懂事。家庭教育专家张文质在书中写道:“在亲子之间的沟通中,父母总是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导致孩子不愿与父母沟通。要想重新建立起良好的亲子沟通,父母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沟通方式,谨慎对待孩子的情绪。”只有从父母的话语中得到力量、自信心,到了青春期孩子才会敞开心扉。6-12岁:没建立上进心,青春期厌学休学这个年龄段,孩子进入小学,开始面临竞争、压力,进入到社会评价系统。激发上进心,孩子才有持续前进的动力,动力不足,就容易厌学。而我们父母的一些无意识行为,对孩子的动力造成极大破坏。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石家庄一个10岁小男孩,上完课外班失联。在零下16度的冬夜,几百个人找了一整夜。最终,在附近小区某户人家阳台下面,找到了瑟瑟发抖的孩子。原因是压力太大,父母给他报了一大堆培训班,练琴时感到厌倦被妈妈批评了。一时想不开,他选择离家出走。我在咨询中,接触过不少厌学的孩子。无一例外,都是因为父母给的压力太大,他们承受不了。焦虑之下,学习自信心不足,成绩不断下滑,只好自暴自弃。一旦在小学就形成了厌学情绪,到了初高中阶段只会更严重。所以在12岁前,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的上进心,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这个时期抓住了,哪怕到了叛逆期,孩子也不会偏离轨道太多。在教育学上,有一个“漏斗法则”。说的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先紧后松。12岁前,要给孩子陪伴、引导,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12岁以后,就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去发展自我,学会自我承担。如果12岁以前的教育得当,这种分离就会很顺畅。相反,就会有激烈的对抗,甚至过了青春期,对抗还会继续。孩子青春期的行为,就是对父母前期教育的一种“查漏补缺”。错过了12岁前的教育黄金期,青春期就是最后的补救机会!做得好的,继续保持;没做好的,努力改正。父母愿意改变,孩子才会改变,父母正确引导,孩子才有成长。方法对了,教育就是一个越来越轻松的过程。声明:本文转载来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中考落榜,90%的原因是初一初二时,没注意这些问题

中考落榜,90%的原因是初一初二时,没注意这些问题

朋友儿子今年就中考了,一向还算淡定的她,突然慌了神,天天念叨、日日焦虑。自打“中考分流”后,许多初中父母总在担心自家孩子挤不进赛道这件事。尤其到了初三,像是一夜之间疯狂打了鸡血一样,各种刷题、查缺补漏,试图用一年的时间迎头赶上。有这份拼劲和用心,自然是好的,但只怕单单在初三这一阶段发力,也未必能如愿考上高中。毕竟初一初二时没有注意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中考落榜。学习状态没摆好有位初三班主任曾向教育案例研究专家王晓春提问:眼看6月份学生就要中考了,可大部分人的学习状态很不好。有的作业不按时完成,有的总觉得学习是为了老师、父母,甚至笃定“读书无用”。面对这班学生,她有很大的无力感,不知道该怎么转化学生对自我的教育,更好地迎战中考。为此,王晓春一针见血指出问题的关键:对孩子而言,中考这件事自己远没父母和老师紧张,潜意识里会认为学习不是自己的事,是大人的事。再说,整个学习的体验过程都偏消极、不快乐,孩子实在很难投入其中。换句话讲,就是“孩子不急大人急”,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孩子,学习状态根本没摆好。事实上很多父母和老师,误认为冲刺中考只需要在初三花心思用功就行,初一初二阶段迟迟没进入状态。刚上初中,一切都觉得新鲜,新学校、新科目、新老师、新同学……唯独忘记自己已经是中学生。到了第二年,作业量开始加大,老师对学习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些还没来得及调整好状态的孩子,开始觉得吃力,脑子里那根弦紧绷在那里。如果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状态没摆正,很容易就会因为压力过大,心态开始崩了。心理学早有研究:人在高压中,智商会下降。那些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认清自身问题的孩子,很难轻松清醒地赢下中考这场战。教育方式没更新心理专家陈默老师总结过这样一句话:“中国的孩子已经变了,可家长却还没跟上。”这句话同样适用在初三孩子身上。十几岁的孩子,正值青春期,尤其是初二,孩子的身心变化很大,开始在意自己的感受,想法特立独行。如果父母还是“老三样”——说教、批评、打压,孩子分分钟反抗爆发。之前辽宁就有一个初三女孩,因为学习状态不是很好,妈妈平日里习惯唠叨讲道理。她听多了心情不爽,就和妈妈大吵一架,结果放学后干脆离家出走跑去网吧,宁可在外面睡觉也不想面对父母。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故意叛逆、厌学,而是父母没及时调整教育方式,总是习惯沿用过去的做法。“非打即骂”这一套,对小孩可能有震慑力,但对于自我意识愈发强烈的初中孩子来说,简直不可理喻,绝不轻易就范。有个中考失利的孩子在网上,声嘶力竭控诉道:正是初三时父母说考不上高中就打断自己的腿,她每天都害怕成绩下滑,担心被打,午觉根本睡不好,一个个噩梦接连着做。无论哪个学科老师对自己不好,都要扛住巨大的心理压力保住成绩。可这么做,她依旧没办法爱上学习,和曾经那段糟糕的初三备考经历和解。父母简单粗暴的教育,是孩子学习的死敌。不更新自己的方式方法,只会一步步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学科基础没打牢身边一位教师朋友,带过好几届初三生,发现中考失利的孩子最大问题还是:初一初二基本功没学好,一到初三就原形毕露。有个男孩就是这样,刷题很认真,错题本一本本地抄,不同学科的知识点一条条地背,特别热衷于研究难题。但考起试来,基础性问题错得一大堆,看到自己错哪了瞬间恍然大悟,可下次还是会犯。因为每次习惯看试题解析,他很少真正动脑思考题目的底层逻辑。他妈妈找过这位教师朋友,说初三了劳心老师多带带,还问有没有补习资源透露一下,实在见不得孩子这么努力,却始终没有进步的迹象。但朋友多次强调,中考没家长和孩子想象得那么难,最重要是把基础知识搞定,再继续延伸,光靠恶补或者专攻难题,效果真一般。网上有人分析过近年的中考情况,发现中考各类题型按难度比大概是3:5:2(易、中、难)。即80%的中考题属于基础简单题和中等题,只有20%是真正的难题。不花时间抓基础,花费大量的精力死磕占比不大的难度题,这是本末倒置,甚至吃力不讨好,对提升成绩没有任何帮助。任何一门学科,如果不打学习的地基,就谈不上掌握更深层次的知识体系。毕竟所有的新知识,都是基础点的延伸,没有所谓的“循序渐进”,就难保冲刺阶段的飞跃逆袭。别等到初三才来发力初一初二正是“关键期”讲了这么多,相信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初三这个阶段虽然关键,但远不及初一初二做好铺垫,认真准备。要想孩子顺利过中考这道坎,父母们要学会未雨绸缪,提前做好这三件事:1. 引导孩子发现学习的乐趣,主动投入学习一位孩子中考560分的深圳妈妈讲到,自己和身边几位孩子也考高分的父母一样,平时不鸡娃,倾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孩子刚上初中,学习的科目变多了,难免觉得烦,但她会引导孩子去发现不同科目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周末或者放假,她带孩子去博物馆、图书馆了解人文历史;放大长假就陪孩子外出旅游,感受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环境。虽然关注孩子的课本学习,但不仅限于此,而是给孩子创设主动探索、学习的机会,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聪明的父母都知道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只有孩子心甘情愿自己学习,他才能有长足的进步。2. 闭上嘴,用行动表达对孩子的爱和关怀心理咨询师维尼老师在辅导的过程中,帮助过很多孩子青春期逆反的父母。那些愿意积极改变教育方式、控制住情绪、不唠叨说教、决定顺应孩子的父母,最后都顺利化解和孩子之间的冲突危机,改变了孩子的学习状态。有位初三女孩反馈说,父母变得温和好相处之后,自己也很羡慕那些父母孩子亲密无间的家庭,于是决定改变自己,努力学习。青春期的孩子敏感、自我,但不代表他们不懂事。只要父母意识到问题,及时调整,不说让孩子厌烦、压抑的话,在生活和学习的细节上身体力行表达爱,孩子终究会感受到,并铭记在心。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关注,孩子的进步和成长指日可待。3. 关注孩子的“下课后”时间,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初中生的学习内容和节奏,和小学截然不同,老师也不可能盯得很紧,这就更需要父母的引导。放学后,不要催促孩子赶紧写作业,可以先问问孩子在学校学了什么,了解孩子都有哪些基础知识。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作息计划,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思维,教导他有效利用时间。比如劳逸结合,既有阅读、写作业的时间,也有运动、休息的安排。该玩的时候好好玩,要认真学习的时候不马虎糊弄。养成良好的作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才能守住自己的本分,好好学习。人们总说,孩子一路的成长,是父母这辈子最大的修行。的确,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用心、认真、睿智的父母。不管孩子此时此刻处在哪个阶段,对父母来说,都是需要学习、接受挑战的重要关卡。父母懂得未雨绸缪,和孩子站在一起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相信孩子一定能在满满的安全感里,稳稳当当地走向人生下一个阶段。祝愿备战初三的孩子们,最后都能如愿以偿,更愿所有的家庭,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累累硕果。声明:本文转载来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重读《百年孤独》,参透这10句话,让你越活越清醒

重读《百年孤独》,参透这10句话,让你越活越清醒

1965年,马尔克斯辞去杂志社的工作,决定专心写作。他将全部积蓄交给妻子,走进自己几个平方的小书房,开始全身心地写作,他苦思冥想,开始创作《百年孤独》。1966年8月,《百年孤独》终于创作完成,马尔克斯也欠了一大笔债务,就连房租都交不起,有时候买菜都要赊账。马尔克斯拿着稿子去邮局,590页稿子,满满一包,邮费82块,可马尔克斯身上只有53块钱,再也找不到更多的了,没办法,他决定将书稿分两次寄出去。第二年,《百年孤独》出版,迅速火遍世界,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马尔克斯在书中,探索了孤独、死亡、名利、爱情,读来令人回味无穷,重读《百年孤独》,我找到这10句话,可以让我们越活越清醒。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人生有三天,昨天,今天,还有明天。昨天无论怎样,都已经过去了,不可改变,不可重来,它渐渐就成了一抹回忆,久而久之,也会如烟雾般淡薄。一个人如果沉迷过去,被已然成为回忆的过去束缚着,就如同拖着长长的尾巴在前进,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沉重,甚至让今天也染上过去的色彩。然而,过去已然过去。我们今天做什么,决定了明天的回忆里会多出什么。我们今天的选择和决定,也决定了我们明天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要记住,不要被过去束缚着,那只是一片虚无,我们应该从自己的生命里找到人生真正的力量。人活着,靠的不是回忆,靠的是自己的力量,我们应该从过往的经历里,生出向前走的力量。死神一直追随他的脚步,嗅闻他的行踪,但尚未下定决心给他最后一击。世间有两样东西最公平,时间和死亡。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一天都只有24小时,它不会因为你富裕,给你25个小时,也不会因为你穷,就只给你23个小时。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你都正在慢慢变老,正在靠近死亡,所以,我们活着的每一天,都应该好好珍惜,因为我们最终都是要死的,死神一直在盯着我们。布恩迪亚来到马孔多,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但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带来了很多新鲜的玩意,让这个小镇充满了不一样的活力。布恩迪亚初次见到梅尔基亚德斯的时候,他看上去年纪并不是很大,身体健康,可是几年之内,在疾病和灾难的折磨下,梅尔基亚德斯迅速衰老,让他离死神越来越近。他告诉布恩迪亚,死神一直在他身后追赶着,但还未下定决心给他最后一击。事实上,我们活着的每一天,都在靠近死亡,死亡如同悬挂在我们头上的一把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收割掉我们的生命。所以,每一天,都有可能是生命的最后一天。当我们这么去想的时候,我们就不会轻易浪费我们的生命,轻易浪费我们的时间去做那些无意义的事情,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去打理那些无意义的人际关系。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人生没有你想的那么长,想做的事情,勇敢点,不要畏首畏尾,对这唯一的一次人生,既不会有前世来参考,也不会有来生来修正。对这个世界的怨恨咬噬着他的心。经历了很多之后,我们会发现,真正让我们活得更好的,从来都是爱,没有爱的人生,就是一片荒漠。我们之所以努力,就是为了爱,或者被爱。当然,遇见伤害我们的人,我们也会怨恨,然而,你慢慢就会发现,恨并不能让你变得更好,反而会拖着你,将你拖入深渊。人心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当你在里面装上美好的时候,人生就会变得美好,当你在里面装满仇恨的时候,人生也会被仇恨吞噬。小说《呼啸山庄》讲的就是一个被仇恨吞噬的人,因为恨,他害死了自己最心爱的女人,因为怨恨,他连自己的儿子都利用,一切就只是为了报仇。可是当他用一生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复仇,他突然发现自己的内心,竟那么空虚,过往人生里,真正美好的,只是那些与爱人相伴的时光。他守着爱人的墓碑,对已经死去的爱人低声诉说。他用仇恨,毁了自己的一生。可悲的是,在生命的尽头,他才发现生活最需要的,原来是爱。当你恨一个人的时候,会消耗你的时间,消耗你生命的能量,它会让你的内心变得虚弱,甚至成为仇恨的奴隶,它会一点点啃噬你的内心,让内心千疮百孔。而爱,会让你越来越有能量,也会让你越来越好。他被迫发动三十二场战争,打破与死亡之间的所有协定,并像猪一样在荣誉的猪圈里打滚,最后耽搁了将近四十年才发现纯真的可贵。人努力赚钱,是为了活得更好。可是很多人活着活着,活成了努力赚更多的钱。将所有时间都花在赚钱上,却忘了好好生活。奥雷里亚诺上校从小就异于常人,长大后,他发动革命,成了人们心中的英雄。他英勇善战,曾被迫发动过32场起义,险之又险地躲过了14次暗杀,71次伏击,也躲过了一次枪决。到最后,他大权在握,却失去了往日的纯真,他出门,身边总是带着卫队,就连回家也不例外,任何人不得靠近他身边三米,就连母亲也不能。他大权在握,却重新陷入孤独和迷茫,惶惑的内心,让他厌倦人们的掌声。他感觉自己“被分裂,被重复,从未感到这般孤独”。于是,奥雷里亚诺告别了这一切,他回到马孔多,回到自己的实验室,醉心炼金。此时的上校,终于明白,他像猪一样,在荣誉的猪圈里打滚,四十年了,他才发现纯真的可贵。他才明白,他在追求那些荣誉的时候,也在被荣誉占有,成了荣誉的奴隶。世界不过是身外之物。有句话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是这个世界的匆匆旅客,我们在这世界走了一圈,然后又会赤裸着离开这个世界。我们来的时候,这个世界是纯洁的,我们离开的时候,这个世界也是纯洁的,就好像我们从来没来过一样,其他人该怎样活着,还是怎样活着。然而,世间就是有一种怪相,很多人喜欢用他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可他人的看法就跟这个世界一样,有人说你好,有人说你不好,有人什么也不说,但如果你本身是一个很好的人,就不会因为别人说你不好,你就变得糟糕,相反,如果你的生活很糟糕,也不会因为别人说你好,你就突然变得很好。因为人不是上帝,不会像上帝一样,说要有光,这世界就有了光,说要有星星和月亮,这世界就有了星星和月亮。所以,不管别人说什么,你都只是你而已。可是每个人都要经历很多,才能明白这个道理,才能让内心真正变得平静。最让我难过的是,我们竟然浪费了那么多时间。记得《肖申克的救赎》有句话说:要么忙着生,要么忙着死。其实应该再加一句,要么忙着爱。《百年孤独》里,一场多年的大旱过后,马孔多尘土飞扬,酷热难耐,但小奥雷里亚诺和小阿玛兰妲疯狂地爱着。那时候,他们觉得,他们是世上唯一幸福的生灵,因为爱,他们暂时战胜了孤独,战胜了因孤独而产生的痛苦。爱是他们的拯救。他们是亲人,有一定的血缘关系,辈分也不一样,还被布恩迪亚家世世代代的传说困扰,那就是会生出长猪尾巴的孩子。这一切,让他们没想过在一起。可是在一起之后,他们突然发现,自己竟如此深爱着对方。回想起没有在一起的那些时间,他们觉得自己竟浪费了那么多美好。确实,当我们真正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找到自己深爱的人,我们会觉得,在这短短的一生里,我们竟然要花那么多时间,才能遇见。所以,所有美好的生活,都不应该浪费时间,我们应该将所有时间都投入里面,热气腾腾地活着,而不是活得死气沉沉。世界有很多美好,我们都还没有去经历,还没有去感受,所以,不要等迟暮将至,回首往事,才发现自己浪费了太多时间,那时候,再难过也无济于事了。也有很多人都说自己浪费了时间,但大多数人还是乐此不疲,继续浪费。幸福的秘诀,不过是与孤独签下不失尊严的协定罢了。人是孤独的。因为无论如何,他是一个人,也只是一个人,与其他任何人都不一样。孤独,就是生命最原始的底色,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如同被抛到这个世界。然而,我们很多人,都害怕孤独,不敢与孤独和谐相处,于是,我们走进人群,渴望得到理解,渴望被认同。而真正置身于人群,却发现,内在的孤独感越发强烈。于是,为了对抗孤独,他们努力经营各种人际关系,就怕自己被排挤出去,他们努力合群,就怕别人不喜欢自己。为了和人群相处,他们忽略了自己。然而,一个连自己都忽略自己的人,是很难真正活得幸福的,因为他们将幸福的要素交由外在决定,而不是自己决定自己的幸福。外在的东西,是很容易失去的。只有最内在的东西,才会比较稳定。他终于能为自己的自由而战,而不再为抽象的概念,不再为政客见风使舵、翻云覆雨的口号而战,这样的信念令他激情满怀,斗志昂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标准和观念的世界。很多观念都在告诉我们,人应该怎样活,怎样才是成功,什么是人生的标配。于是,很多人为了能活成这样,拼命努力。房子、车子、票子,这些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很多人甚至一心扑在这些东西上面,不管多窝囊,都逼自己忍着,不管多不快乐,都让自己憋着,不敢离开,不敢特立独行。因为他们跟从了这样的观念,并将之当成人生的指路灯。其实,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是一片空白,但在成长的过程中,世界便将自己的观念灌输给这个人,并以此来控制他的生活。我们需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从这些观念里跳出来,真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活,摆脱了一切口号,摆脱一切外在的标准。当我们摆脱在观念的控制,摆脱了外在的标准,真正为自己而活。这样,我们就能激情满怀,斗志昂扬,因为我们会发现,每一天,我们都离自己喜欢的生活更近一点。人世间没有任何理想值得以这样的沉沦作为代价。奥雷里亚诺上校发动革命后,开启了极为传奇的军旅生涯,他一步步走向高位,走向权力的巅峰。他原本憎恨军人,憎恨那种权力的压迫。可是当他大权在握的时候,他却跟变了一个人一样,变得冷漠,自私,无情,他的朋友告诉他:你那么憎恨军人,跟他们斗了那么久,琢磨了他们那么久,最终却变得和他们一样。马尔克斯说:人世间没有任何理想值得以这样的沉沦为代价。是的,人世间没有任何东西,值得我们沉沦自己去追求,值得我们卖了自己的灵魂去追求。任何需要我们沉沦自我、丧失自我为代价才能得到的东西,或许本身都是有问题的。别错过机会,人生比你想象的要短。人生苦短。有些人,错过了,可能就永远错过了。有些机遇,丧失了,可能就永远丧失了。有些事情,错过了一次,可能就会永远错过。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其实也可能意外突然降临,我们总是说以后再说,其实也许压根就没有以后。奥雷里亚诺第二半夜醒来,突然明白了一个悲哀的事实,他就要死了。于是,他更加努力地兜售彩票。他在街上吆喝:“别错过机会,人生比你想象的要短。”是的,有些事情,想做,就赶紧做,有些人,想爱,就好好爱。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我们会在哪里!1982年,《百年孤独》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这样写:“这本书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多年后,想起书中那个叫马孔多的小镇,想起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百年来的经历,或许有那么一刻,我们会突然明白:在孤独的底色上,死亡如影随形,名利和欲望又不断侵蚀着我们的生活,所以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看透、放下。看透了,放下了,人生便是自在;看不透,放不下,就得继续看,继续参。而读书,便是参透世事,让自我强大、清醒的最好方式。声明:本文转载来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杀死一只知更鸟》最经典的10句话,说透人心,看透人性

《杀死一只知更鸟》最经典的10句话,说透人心,看透人性

有人说,当你委屈、迷茫时,一定要看看《杀死一只知更鸟》。有人说,当你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时,不妨读读《杀死一只知更鸟》。还有人说,当你对人性感到绝望时,可以看看《杀死一只知更鸟》。好的小说就像一座宝藏,不同的人可以在里面挖到不同的东西。它以一位6岁小女孩的视角,观察发生在她家人和邻居生活中的各种事。有关偏见、有关种族、有关善恶、有关教育、有关亲情,写出了人性的复杂,社会的百态,发人深省。书中这10句话,字字扎心,句句在理,足够每个人受用一生。一个人没必要把自己懂的东西都展现出来,因为人们不喜欢他们身边有什么人比他们懂得更多。听过一句老话:“熟人眼里,不允许有牛人存在。”因为牛人的出现,会显出周围其他人不牛的事实,从而引发嫉妒忌恨。人的嫉妒之心,从不源于远方,而是秉持就近原则。离得越近,嫉妒心越强烈。所以聪明的人,懂得藏,而不是露。古人云,善藏锋者成大器,善用兵者隐其形。懂十分,藏五分,剩下的五分露出来,三分用于合群,二分用来立命,足矣。勇敢就是,在你没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注定会输,但依然义无反顾去做。毫无畏惧、敢打敢杀、不管不顾,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勇敢”。真正的勇敢,并非不恐惧,而是带着恐惧,依然前行。《老人与海》里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了,海上的风浪越来越大。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可能也会空手而归,但仍然选择在第85天继续出海。这是勇敢。看清了生活的残酷真相,但依然热爱它,这也是勇敢。勇敢是一种品性,更是一种选择。没有天生勇敢的人,只有在一次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历练中,不断成长的人。与生活交手,无论如何都需要一点勇气。前进时需要,后退时也需要,进退两难时更需要。驱散阴影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一切都摆在明面上。人之相处,难免会产生摩擦、隔阂,在彼此心里留下阴影。驱散它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一切都摆在明面上,说开了,心里的疙瘩也就散了。但遗憾的是,很多人总觉得那很难为情,有话藏着掖着,有需求也不明说,结果阴影越来越深。管理学上有种说法: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先让问题充分暴露出来。藏着掖着,永远不会让问题得到真正解决,只是暂时把它压了下去。想要远离阴影,就直接走到阳光下。想要消除隔膜,就勇敢地把问题摆上桌面。事情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很喜欢一句话:“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存在的。”只是我们经常只盯住问题,忘了去寻找方法。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总是有原因的,只要锁定原因,就相当于找到了解决它的第一把钥匙。人生就像走迷宫,出口肯定是有的,只是我们尚未找到。神经语言程序学有个核心理念:凡事必有至少三种解决办法,不解决也是其中之一。东方不亮西方亮,此路不通彼路通,路路不同,大不了自己挖路,反正天无绝人之路。办法,一直都有。找到,问题则迎刃而解;找不到,无非多摸索一阵子,千万别放弃。永远记住:人生没有过不去的事,只有过不去的自己。世界上就是有那么一种人,你跟他们打招呼之前得先开一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但也有一些人,骨子里就是坏的。对于那些垃圾人,非必要不打交道,如果不得不打交道,必须先对他们“开一枪”,以示震慑和警告。否则,你连跟他们平等对话的权力,都争取不到。老话说,恶人还需恶人磨。前一个“恶人”是真恶人,后一个是“恶人”是伪装成恶人的好人,手持利刃的正义之士。拳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握拳的胆气和力量得有,出拳的自信和速度不能输。有道是,不显金刚之怒,难见菩萨慈悲。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不能遵循从众原则,那就是人的良心。良心像一把尺,每个人的尺寸标准都不一样。有的人无恶不作,依然良心不痛;有的人踩死一只蜗牛,都要难过好半天。绝大多人认为的对,不一定真的对,绝大多数人认为的错,也不一定都错。国学大师章太炎说:“人当从自己良心上认定是非,不可以众人之是非为从违。”对人对事,每个人都要拿出自己的良心做判断,而不是把大众的良心当成自己做判断的依据。别人落难,可以不帮扶,但起码不要做“墙倒众人推”里的众人。无论发生什么,在作出道德评判前,先让子弹飞一会儿。人这一辈子,无论走得多远,守住了良心,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有些人吃饭习惯和我们不一样,可是你不能因为这个,在饭桌上给人家当面提出来。书中的女佣卡波妮对她的小主人说:“那个男孩是你们家的客人,就算他要吃桌布,你也随他的便,听见了吗?”人性的弱点之一就是喜欢干涉别人,以此来证明自己。但真正有教养的人,不是吃饭不吧唧嘴、不挑菜的人,而是自己不吧唧嘴、不挑菜,但同时也能允许别人吧唧嘴、挑菜的人。教养这件事,只事关自己,不能拿去要求别人。人活在世上,你得明白两件事:第一件事,允许别人和自己不一样;第二件事,允许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允许别人是别人,接受自己是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教养。好人也会有自己的盲点。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每一个人都有好的基因,也有坏的种子,只看你的哪一部分被激活并放大了。诗人金克木说:“‘只愿有一,不喜有二’是线性思维的结果。”世界是多元多面的,人和人性更是如此。好人,不是没有缺点,不是身上不带一点坏毛病,而是他们知道自己有这些东西,所以格外克制、谨慎。好人也有盲点,但好在瑕不掩瑜。一个有盲点的好人,可能是更真实、更诚恳、更接地气的人。痛恨任何人都是不应该的。有人痛恨世道不公,有人痛恨环境不好;有人痛恨上司,有人痛恨同事;有人痛恨出身,有人痛恨命运。但痛恨像一根毒刺,除了刺痛自己,伤害不了任何人。很多时候,你越痛恨什么,往往越需要什么。“痛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你想要却无能为力。但你想要的东西,你自己去争取就好了,别人没有义务为你提供。所以,不要痛恨,不要痛恨任何人。努力提升自己,增强实力,才是消除问题的良策。你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庄子》有云:“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你不是鱼,所以你永远无法了解鱼。即便你是鱼,此鱼与彼鱼也是有区别的,一只鱼不见得就能完全了解另一只鱼。我们总是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以己度人,但其实,你根本不可能完全了解另一人。甚至,别人都未必完全了解他自己,更何况我们一个外人?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外人说了不算,尺子说了也不算。当你认为别人跑得慢、走路难看时,把他的鞋给你穿上,可能走两步就已经让你痛苦不堪了。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以为自己很了解别人,然后对其随意评价。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我最高级的修养。有人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越早看《杀死一只知更鸟》越好。因为现在人的那些烦恼和困惑:关于人际、关于自我、关于是非... ...都被它说透了。一个人,对人性了解得越透彻,看待关系的心态就越宽,烦恼就越少。对自己认识得越清楚,面对世界的视角就越多,态度就越柔和。声明:本文转载来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人生海海》:真正的强大,是放过自己

《人生海海》:真正的强大,是放过自己

2011年9月,麦家父亲去世。这成了他人生重要转折的契机。一向高产的他搁笔了3年,慢下来与书香花草为伴。当他开始向内求时,发现童年灰暗的记忆,以及对父亲长达23年的怨恨早已逐渐稀释。年过半百的麦家对人生突然有了新的领悟,他想回到童年、故乡,去破译人心和人性的密码。于是,他执笔写下了《人生海海》。初读此书,只顾沉迷于故事的跌宕起伏,感慨主人公上校曲折坎坷的传奇人生。听完麦家的对谈之后,才逐渐体会到“人生海海”四字背后赋予的深意。人生如海,有起有落,有沉有浮,想要过好这一生,唯有读懂放下二字。罗翔教授说:把你的苦难,当成人生的剧本,当作你必须演好的一个角色。这句话用在《人生海海》里的主角上校身上,极为妥帖。他出生在一个小村庄,从小聪明伶俐,学东西总比同龄人快。13岁那年,他就成了远近闻名的木匠师,倘若循此路径下去,他应该会成为一个技艺精湛的手艺人,在村里过着平静又舒坦的日子。可这一切的美好,在他17岁时被打破了。那年,上校照常赶集卖货,没想到突然被抓去充军,从此人生过成了过山车,起起伏伏,没一刻安宁。军营的生活一点都不容易,除了平日的辛苦训练,上校还要上阵杀敌,可是子弹不长眼,没想到伤了命根子。好不容易把病治好了,又因一纸调令成了特务,匍匐暗处不见光明。25岁那年,被人出卖,关押在战俘营里,身心备受煎熬。33岁那年,被林阿姨举报,开除军籍,返回老家。回了老家,日子也不安宁,他遭人陷害,被迫藏到庙里当和尚。以为人生就在庙里过了,结果一纸举报书,又再次入狱。上校这一辈子,活得太不容易了,几经沉浮、潮起潮落,却始终摆脱不了坎坷波折的命运。幸运的是,在面对生活的刁难时,他选择了接纳与和解。既然当兵入伍,那就苦练本领,无论枪法、还是刺杀,都要成为佼佼者,不到四年,就从警卫员平步青云当了营长。既然受伤住院,不如趁机学习医术,通过观察不断积累经验,竟成了起死回生的“金一刀”,引得不少人慕名而来。既然被迫做了卧底,那就以开诊所为掩护,与日寇汉奸们周旋博弈,获取重要情报。哪怕回乡后受尽冷嘲热讽、被陷害被侮辱,上校也依然高昂着头颅,不卑不亢,一笑了之。人生之苦,往往大同小异:有人背井离乡只为碎银几两,有人居高位却身不由己;有人拼尽一生的努力也只不过是走到了他人的起点,有人人到中年突遭横祸……人活着,岁月静好是奢华,负重前行是常态。上校之所以是英雄,不在于他杀敌多少、战功如何,而是因为他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但依然热爱着生活。我们无法改变命运“钦点”的困境,但却可以改变面对困境的心态。有时候绝处逢生的力量不见得是回击,而是懂得接纳与放下,与现实握手言和。小说的叙述者“我”原本过着平淡的生活。家里不算富裕但和睦幸福,却因为小瞎子的无端造谣,全家从此不得安生。爷爷上吊自杀,母亲和二哥二嫂相继离世,大哥入赘,只有父亲独守老屋。邻居乡亲的谩骂唾弃、老师同学的故意排挤,逼得“我”不敢出门。父亲不得已之下,用一张船票把“我”送走,漂洋过海去了遥远的巴塞罗那。异国他乡的时光暗无天日,不仅要经受饥寒交迫的身体摧残,更要忍耐语言不通、孤苦无依的心理折磨。而这一切的不幸都源于小瞎子。22年来,这种恨意就像呼吸一样,无时无刻与“我”的生活如影随形。后来“我”第一次回国,看到小瞎子衣衫褴,生活拮据,心里不免喜悦起来。曾经戕害“我”全家的人,如今落得连蝼蚁都不如的下场,可谓大快人心。然而,心头暂时的快感一瞬而过,留下来的渐渐变成了悲凉。村里人包括父亲都原谅了他,只有“我”孤独地停留在过去。这种与日俱增的恨,让“我”的灵魂面目全非,不堪重负。后来有一天,当“我”再次回家,看到奄奄一息的小瞎子,居然开始有点担心他熬不下去。在他向“我”哇哇叫,讨好着要钱时,“我”一改往日嫌恶不理的态度,丢了两张一百元,他用脚在地上写着:“大人不记小人过,谢谢你。”小瞎子的“谢谢”,并不能感动“我”,只是在施予时,“我”感受到了放下的慈悲与力量。后来,“我”还承包了小瞎子日后在矮脚虎商店里的所有开支。一直盘踞“我”心头的恨,终于在一次次的叩问中,慢慢瓦解。知乎上曾有个话题:“原谅和算了有区别吗?”高赞回答是:“原谅是放过别人,算了是放过自己。”人生海海,多的是不公,倘若件件记挂于心,灵魂迟早不堪重负。放过他人的过错,其实何尝不是在解脱自己的内心?就像书中所说:这是我的胜利,我饶过了他,也饶过了自己。我战胜了几十年没战胜的自己……记住仇恨是一种力量,但更大的力量是放下。人生如白驹过隙,与其在一件事上纠缠太久,不如学会给自己“放生”。《伦敦生活》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因为人们都会犯错误,铅笔的后面才会有橡皮。书写的错误可以用橡皮来擦除,那人生的错误又该如何修正?书中林阿姨的故事,告诉我们:与过去的错误和解,是勇气,更是一种智慧。年轻时林阿姨曾和上校有段露水情缘。当年,林阿姨还是个小护士,看着意气风发的上校,心旌摇曳。后来,上校总是叫林阿姨“小上海”,生死关头多次冒死保护她。至此,林阿姨打心底认为上校是倾心自己的。故事的转折是有天晚上,林阿姨发现睡梦中有人抱住了她,她笃定的认为这人就是上校,也就没挣扎。第二天,她坚定大胆地向上校求婚,可上校拒绝了。陷入爱情漩涡的林阿姨,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上校要拒绝。失心又失身的林阿姨怒火中烧,她一怒之下连夜写信给上级领导,告上校玷污了自己。而上校也因此被开除了军籍,坠入了谷底。若干年后,林阿姨偶然知道当初夜里偷偷来找她的另有其人。而她因为一时的冲动,毁了上校的一生。陷入了深深的自责的她,开始探寻与错误和解的道路。当得知上校失智发疯后,她义无反顾地赶往富阳县,花光毕生积蓄带上校辗转看病,稳定了病情。上校母亲出狱后,她又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职责,尽心尽力,毫无怨言。林阿姨用尽余生为上校遮风挡雨。在上海的小巷子里,上校学会了画画、养蚕,他不再像以前一样疯癫发狂,而是成了一个天真纯粹的儿童,简单而快乐、安逸而幸福。数十年如一日的照顾与陪伴,在林阿姨的脸上雕刻出沧桑,却也带给她平静与宽慰。漫漫人生路,我们总会错几步:也许是大喜时的失言,也许是大怒时的无心中伤,抑或是忙乱时的出错……真正可怕的往往不是错误本身,而是我们对待它的方式。避而不谈只会让负罪感成为心灵的枷锁。而敢于承担并及时弥补,才能真正与错误和解,益人益己。与过去的错误和解,才能得到新生,走向强大。故事的结尾,几经沉浮后的上校,在林阿姨的陪伴下,活得像个不谙世事的小孩。而“我”在放下对小瞎子半辈子的怨恨后,也找回了内心的轻松。年过半百的林阿姨则用下半生无怨无悔的陪伴,完成了自我的救赎。人生走到最后,对世界缴械妥协,不是懦弱,而是对一切的放下,放下痛苦,放下仇恨,放下过错。人生海海,山山而川,麦家的这本书并非要传达人生是一场悲剧。而是要让我们明白:人生难有圆满,生活多是缺憾。但我们绝不该受困于此,与生活达成和解,才能更好地前行。声明:本文转载来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孩子输不起、玻璃心、一说就哭?用这4招提高孩子抗挫力

孩子输不起、玻璃心、一说就哭?用这4招提高孩子抗挫力

说起父母最期待孩子拥有的品质是什么,抗挫折能力必在其中。为人父母者,都希望孩子在遇到生活上的不如意、遭遇挫折或挑战时,能够迎难而上,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自信。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我们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时,往往是:遇到困难容易退缩、放弃、不愿意再尝试;遇到棘手的问题,就用逃避来面对;犯错被批评了能哭半小时;玩游戏输不起,输了就大发脾气,玻璃心;……每当看到孩子输不起、玻璃心、经不起挫折,宝爸宝妈们可能都会无比的心累和焦虑。但其实,这些问题很可能只是表象,根源在于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弱。抗挫折能力指的是,在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及情绪状态,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一般而言,抗挫折能力差的孩子消极思维反应强烈,常常表现出不知所措,且持续时间长;而抗挫折能力强的孩子在面对困境时,往往积极乐观、接受挑战,努力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生命之旅无坦途,当下,孩子可能会遇到学习难题、不被表扬、比赛失败等困境,往后的生活,他们还有可能会遇到工作、社交等挑战。因此,帮助孩子获得应对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的抗挫折能力,是父母能够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孩子遇到挫折时,你会怎么说?心理学家John Gottman曾做过一个研究,他发现大部分父母在安慰受到挫折的孩子时,都会这样说:“没关系,遇到挫折爬起来就没事了,我小时候比你坚强多了。”“别担心,我想你是误会他的意思了。”“不要生气,想开点,像我一样多往正面想,事情会变好的。”“这么小的事情,至于吗?不要小题大做……”John Gottman把这类父母的安慰方式称之为情绪消除模式——遇到问题,先讲道理。然而,这些看似安慰的话语,实际上是忽略了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孩子不仅无法从中获得积极的力量,反而更加沮丧挫败无助。那么,当孩子受挫时我们可以怎么做呢?孩子做不到时理解、接纳他的情绪在电影《垫底辣妹》里,女主的妈妈总是先共情孩子的情绪,再解决孩子的问题。面对已经上高三,补习班上了一轮又一轮,但成绩依然垫底的女儿,妈妈没有像父亲和老师那样责备、催促,而是理解和尊重女儿。当女儿付出了努力,成绩却没有起色,崩溃大哭时,她没有说“你应该再努力一点”的道理,而是温柔地说:“如果觉得太累了放弃也没关系哦,你已经很努力了嘛。”当女儿在学习上受挫时,妈妈看见了女儿的情绪,共情了她的感受,给予她支持、接纳和理解,孩子就会从中感受到,妈妈是她的安全基地、坚强后盾,她也知道即使表现不好,妈妈依然爱着她。怀揣着这样的力量,女儿不仅从低落、挫败的情绪中走出来,还一路过关斩将,逆袭成功,考上了日本的名牌大学。《教育的选择》一书中说到: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让孩子对挫折麻木,而是让孩子不惧怕挫折;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要家长制造挫折,而是能够和孩子一同面对挫折。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最重要的一点是,当孩子面对成长中大大小小的挫折时,家长能陪孩子积极面对,看见、接纳和理解孩子受挫时的情绪,给予孩子爱的充电,让孩子用满格的电池去迎接人生风雨的挑战。孩子做不到时看到孩子的难并提供脚手架1975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他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结果发现,此时,狗不但不逃,反而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逃走的它,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塞利格曼通过实验发现,当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于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同理,当孩子做一件事多次失败时,同样会让孩子丧失自信心和热情,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因此,当孩子受挫时,我们要看到他卡在什么地方,帮孩子降低目标,并为孩子提供脚手架。比如孩子弹钢琴,弹奏几遍之后,在某一个音频片段,反反复复地出错,无论怎样都弹不好,于是就沮丧地放弃了。这时,如果我们忽视孩子的难处,和孩子说“多弹几遍就会了”,孩子可能会更沮丧。反之,如果我们看见孩子的难处,给予帮助,和孩子说:“我听到整首曲子你都弹得挺顺利,只有一段还不流畅,我们与其重弹一整首曲子,不如就反复练习这一小段,等练好了,再从头到尾弹一遍,好吗?”孩子也许就能从挫败情绪中走出来,重拾信心,继续练习,慢慢地,孩子可能很快就能弹好整首曲子了。孩子做到时表扬努力的过程非结果卡罗尔·德韦克教授做过一个实验,随机选取了一些成绩相当的学生,让他们完成一些数学题,而后分别以三种方式告诉他们测试结果。实验组一(称赞其天赋):哇!这是个很好的分数,你一定很聪明。实验组二(称赞其努力):哇!这是个很好的分数,你一定是做题的时候很努力。对照组:这是个很好的分数。经过不同的表扬后,在随后的实验中,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被表扬聪明的孩子为了证明自己是真的聪明,保住自己胜利的果实,会更不愿意挑战困难的题,在遇到不会做的题时也会更焦虑,并且在最后一轮测试中成绩下降了20%。而被表扬努力的孩子更愿意挑战难度较大的题,遇到问题时会更努力地集中精力去克服,并且在最后一轮测试中成绩提升了30%。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夸赞孩子努力传递的是成长型信息:努力是有价值的,他们更在意自己从一件事中是否真正学到了东西,他会想:就算我现在不可以,但是只要我努力,就会越来越好的。而被夸聪明的孩子,会非常怕输,怕失败,他们会想:“我聪明,所以别人才会夸我,我要是失败了,别人就不会觉得我聪明了”。所以,当孩子经过努力跨越挫折时,对孩子的表扬一定要具体明确,要表扬过程而不是结果,比如表扬他的努力、专注、坚持、创意、策略等等。“刚刚妈妈注意到,你在比赛的过程中特别努力,妈妈要为你的努力鼓掌。”“妈妈发现你今天的作业完成得又快又好,你是怎么做到的?” “爸爸很高兴,今天早上你自己起来完成了晨读,这就叫自律。” 像这类走心的夸赞,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爸妈看在了眼里,也会注意到自己已经取得的进步,从而更有信心,孩子的成长型思维也能得以培养。生活中助力孩子积累解决问题的方式和经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一味地帮孩子扫清前行路上的障碍,让孩子养成依赖的习惯,遇到挫折时不知所措,选择逃避,不如在生活中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学习和积累应对挫折的经验。比如:1. 让孩子多动手,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有机会做一些有挑战性、锻炼能力的事情,增强自信心。2. 在孩子犯错或失败时,不要一味地打击孩子,关注点放在帮助孩子掌握技能、习得正确的方法、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爸爸妈妈还可以从卡通形象入手,寓教于乐,《功夫熊猫》、《超能陆战队》、《疯狂动物城》等动画影片很受孩子们的青睐,通过影片,让孩子看看卡通形象是如何克服困难、突破自我的,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孩子学习应对挑战的态度及方式。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说:“生活的意义就是跌倒之后,学会如何站起来。”愿我们的孩子都拥有抗挫折能力,在面对人生旅途中的困难和挫折时学会笑对挫折,在人生路上走得更远、更从容。声明:本文转载来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如何充分挖掘女孩潜能?这五大法则家有女儿的父母一定要看

如何充分挖掘女孩潜能?这五大法则家有女儿的父母一定要看

今天跟大家聊聊:如何高效提升女孩的学习力?我家里没有女儿,为什么要聊女孩的学习力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家里清一色是儿子,所以对于性别就更敏感了。每次我儿子跟女孩一起玩时,我都会观察跟我们家男孩不一样的一些个性。二是,我之前给大家分享过一本好书叫《男孩学习方式大不同》,作者是美国性别科学领域的先驱人物迈克尔·古里安教授,通过40年科学实践,总结出来了男孩女孩各阶段大脑及学习方式的差异。我觉得这里有很多干货可以分享给大家。那接下来我就给大家重点讲讲女孩养育×学习力这个话题,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收获。女孩的三大特质说女孩养育之前,先来讲讲,根据我自己的观察,总结出的女孩的三大特质。你可能有疑问,为什么一定要分男孩女孩呢?这不是故意制造性别对立吗?我想说,首先从脑科学角度来看,男孩女孩的大脑构造确实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才会有一个分支叫性别科学。就像性别科学家古里安教授所说:我们研究男孩养育和女孩养育、男孩和女孩学习方式的不同,不是为了区分或者贴标签,而是为了顺应孩子天性,推TA一把,在学习上能够如鱼得水,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因此,我斗胆总结了女孩的三大特质,虽然不一定全部都是这样,但是大体来说还是差不多的。1、敏感,易防御首先,我认为整体来说,女孩子会相对敏感一些,她在尤其是遇到一些挑战、争执或压力时,会比较容易产生防御心理。2、小大人,有目标“小大人”的意思是,女孩一般会比较早熟,在小时候更像一个小大人,而男孩则永远感觉像个长不大的孩子。“有目标”是指,相对来说,女孩在做事情的时候会把自己的目标理想记得牢一些,而男孩更注重对生活的体验,觉得开心就好。3、爱是河流,家是港湾女孩尤其是在小学期间,她对父母的爱、对家的依赖是非常强的,任何时候她都觉得父母是自己最值得爱的人,家是可以去停靠的港湾。高效提升女孩学习力的五大法则那么,下面我就根据女孩的特质,总结出能够高效提升女孩学习力的五大法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女孩学习力法则一:用表扬“二八定律,培养抗挫能力1. 关于表扬与批评前面提到,整体来说女孩会比较容易敏感,遇到挑战时容易产生防御心理,觉得如果这件事没做好的话会不会影响形象?所以每当有人问我是不是“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我都说富养有很多种方式,其中有一种富养叫「表扬」。而我所说的表扬“二八定律”,有三层意思:一是,我认为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在表扬时都应该遵守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公开表扬,私下批评;第二个就是及时表扬,定期批评。但对于女孩来说,应该是“八分表扬,两分批评”,这个度要拿捏好。因为女孩的精神世界相比男孩来说要丰富、敏感一些,尤其是犯错了之后,她的防御机制会产生得快一点。所以我们对女孩要多表扬,少批评。有家长可能会问:这就很违心啊,明明女儿做错了事,为什么还要表扬她?其实我想说的是,当孩子犯错时,我们要建立同理心,要看到孩子做了成年人标准中的错事背后的思考维度。比方说,我们孩子去朋友家做客,墙上有个挂件,孩子很好奇摸了一下,然后啪一声掉下来摔碎了。这时候你会怎么做?我猜七成大人首先会向朋友道歉,然后扭头批评孩子“你怎么这么不小心!”面对这种情况,男孩女孩的反应会不一样:男孩可能会觉得:哎?怎么搞的?好吧。很快就自我疗愈好。而女孩就会有一种惭愧感,甚至还有一些羞耻感。惭愧感和羞耻感是非常不同的,惭愧感是对事不对人,而羞耻感则是自我否定、人格否定。因此,如果孩子在朋友家或者公众场合搞砸了一件事,作为家长,首先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具体发生了什么,共情孩子。八分表扬,两分批评,不是说女孩子就要哄着,而是说因为女孩子相对敏感些,当她做了所谓的错事后,父母应该多和孩子产生情感链接。比如说,如果发生上述这样的事情,你可以采用以下这种“对事不对人”的沟通方式:第一步:我知道你当时也很难受,妈妈看到了你的惭愧和内疚,那你能说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吗?第二步:在别人家,你要小心一点呀,不要随便触碰一些易碎品。但妈妈对你的批评仅限于你粗心大意弄倒东西这件事本身,但是你的人,在妈妈心中永远是宝贝,妈妈是非常欣赏你的。就是要明确告诉孩子,我们是对事不对人,把孩子可能产生一点点的羞耻感拉到惭愧感上,惭愧是复盘反思,谁都会做错事。2. 不公开比较不公开比较孩子,特别是家里面有儿子和女儿的。比如说,老大是哥哥,老二是妹妹,某次期末考试,哥哥数学考了满分,你特别开心地夸赞他非常棒,哥哥也很得意。结果转头发现妹妹因为考了85分有些失落,而且当她听到你表扬哥哥的100分时,自然就会觉得自己的85分是非常差的。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处理?有人可能会说,我们可以夸赞妹妹语文考得好哇!我觉得这样会有个坑,会让妹妹形成一个认知:数学好像是哥哥的专利,而我最多只能在语文方面发展了。所以,对于孩子技能特长方面的成就,我们不要公开表扬,私底下单独鼓励就行了;而对于孩子品格上的优点,则可以公开表扬,比如说哥哥为了准备这次考试,非常用功;妹妹呢,为了准备学校的舞蹈比赛也付出了很多,等等,要在家庭中树立一个榜样的力量。3. 区别对待奖励在激励方面,我觉得女孩对物质激励不是特别敏感。但是如果男孩完成一个挑战时,你奖励他一个几百块的乐高,他会非常开心和满足。那物质激励对女孩有用吗?有,但是对女孩来说,完成事情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因为在做事过程中她能够不断地超越自我,这种建立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本身就是莫大的奖励。所以,在家里制定学习计划时,在对应的奖励这方面要区别对待。女儿取得一个小成绩,你就可以给予多一些鼓励和拥抱;儿子呢,就适当地多给一些物质奖励让他继续发掘潜能。女孩学习力法则二:日常培养钝感力和决断力前面我们讲到女孩的三大特质,你会发现,第一点的敏感和第二点的有目标之间有一个bug:一方面,女孩会早熟些,有目标感,做任何事情可能都惦记着自己的梦想;另一方面她又会很敏感,容易产生防御心理,不像男孩,只要他们觉得一切值得尝试,就会不管不顾地去冒险。但我们知道,当你真正想要不断接近目标时,肯定要有所行动,突破自己的舒适圈,到外面去跟人交流,接触社会。这时就出现一种情况,很多女孩,尤其是本身聪慧、家里条件又好的,可以提供很多资源,自然就不愿出去闯,因为她们觉得舒适区外就是不舒适区。可是到了初中之后, 她需要的是朋友,必须要跳出父母给她提供养分和资源的环境,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从社会实践中积累经验。假如孩子就是不愿意跳出舒适区,该怎么办才好呢?我觉得应该先搞清楚背后的成因是什么?有一个原因就是,关于目标感,女孩会更加关注人,男孩则关注物多一些。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同样是把成为一名医生当作人生目标,男孩更关注的是成为医生之后的一系列事情,跟什么人共事,能帮助多少人等等;女孩就会更关注跟医生有关的人物,从小说、影视作品中寻找,并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学习目标。还有,男孩女孩在遇到社交困惑时,反应也不一样,男孩会根据一件事情做的好坏来判定这个朋友是否值得深交,更看重利弊;而女孩更关注的是人的对错。就像韩寒电影《后会无期》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说的: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在乎利弊。所以我所说的钝感力,是指培养孩子在社交方面的钝感力,即不要太关注人的对于错,要关注一个事物带给孩子的愉悦程度,每个人对每种事物都有不同的见解,这种包容的心态更重要。比如当孩子和朋友产生矛盾时,家长引导的不应该只是谈对错,而是要针对事情找到产生矛盾的点是什么。有一本书叫《六顶思考帽》,针对矛盾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不同人对于同一事物会有不同想法,我们要包容想法的多样性,这是一个很好的品格,叫“合作力”。一句话描述,钝感力指的是女孩子在有了目标后,不要过于关注人的对错,而要关注事物的多元思维。所以我们父母要培养女孩对事物的洞察思辨能力,引导她接纳包容。多元的思维比起去区分人的好坏或者上来就谈同理心更重要,因为女孩天生就比男孩更有同理心。女孩思考问题都比较周全,再加上天生情感细腻、内心丰富,所以在做事过程中老是会担心犯错,做决定时总是犹豫不决,因为她总想着做一个最好的最完美的决定。我觉得从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女孩的决断力,有两大基本原则:第一,到了时间点就必须作出决定,锻炼孩子的deadline思维;第二,告诉她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决定,但是不做决定就是最坏的决定。所以,从小要培养孩子决断力,从小让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非常重要,小到决定穿什么衣服,大到择校、生涯规划。现在,空心病和无力感已经是整个社会的通病,有的是平时被父母剥夺了自己做选择的机会,活得非常痛苦的孩子。女孩学习力法则三:背景知识是想象力的基础前面我提到,女孩如果要富养,就是在精神上富养。体现在学习上,就是要多读杂书。有个家长曾经跟我交流,说,自己女儿有个很要好的同学,家里有很多杂书,医学、心理学、天文物理、人文艺术等应有尽有。但这个家长说,其实女孩子不需要看那么多元的内容,更不需要读得太深,因为女孩子天生想象力比较丰富,看一些文科类的书就行了。我想说,首先,让孩子从小多读杂书,不是为了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而是为了锻炼多元的思维方式,建筑知识体系和可迁移能力。尤其是当孩子面临困境的时候,突然发现以前学过的内容,过去觉得没用现在就用上了,这种经历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让他们越来越爱学习。其次就是,没有背景知识,谈何想象力?我就不信了,不读书的人想象力会非常丰富?你看到的天才,他们天资聪颖,但你没看到天才背后的努力,人家的基本知识面是非常开阔的。有一本书叫做《为什么孩子不喜欢上学》,书名特别通俗,但这是本学术书,翻开里面全部是一些研究案例。它里面就专门做了一个研究:想象力到底和什么相关?是遗传吗?他最后有一个观点我很认同,就是:知识体系能够让想象力更好地延展。女孩学习力法则四:可视化思维大幅提升学习力我发现有个现象,叫做“五年级现象”,就是五年级之前,孩子的学习都挺好的,尤其是女孩,数学也挺好。但到五年级之后,好像学习上明显吃力了一点,到了初中可能就跟别人有差距了。很多人会把这归因于,女孩子天生逻辑思维不够强,没办法。你看,永远逃不开这个怪圈。我想说,逻辑思维是个黑匣子。因为你没有找到适合女孩的提升逻辑思维的方法。我认为培养女孩逻辑思维最好也是最投巧的方式,就是锻炼她的可视化思维。关于可视化思维,我有两个建议给大家:第一,现在很多孩子都学画画,你可以引导孩子把在画画上的一些方式带到生活或者学科学习中。比如说,孩子学了一篇新课文,老师要求孩子对鲁迅进行人物分析,能不能画一个思维导图或者画一个鲁迅的生平简介信息图?第二,为孩子挑选一些优质的动漫、电影等影视作品。因为好的动漫、电影里面都是有逻辑的,而可视化思维就是通过这种形象的图画形式来建立逻辑,建构逻辑梳理体系。女孩子想象力丰富,但逻辑上欠缺,那可视化思维其实就是把左脑和右脑都利用起来,是把她擅长的东西和不擅长的东西结合起来。女孩学习力法则五:对男孩示弱,给女孩美好对男孩示弱,是什么意思?我们家有三个男孩,很多时候都会受不了,鸡飞狗跳。但是随着孩子长大,我觉得每个男孩子都有英雄主义,都希望成为自己领域的英雄。所以在养育过程中,其实我们家长适当地向孩子示弱,比如说去户外徒步时,可以跟孩子说“哎呀,爸爸都觉得很吃力了,你怎么这么有劲呢?”,来提升男孩子的这种英雄主义情节。那如何给女孩美好呢?我有三个小建议:第一,父母跟孩子有一个共同爱好,可以给女孩美好。我跟大家讲过了,女孩子更关注人,男孩子更关注事物。那么,妈妈肯定是女孩眼中的第一个范本。所以妈妈的一举一动,妈妈的优雅、妈妈的习惯等都对女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你跟女儿之间有一个共同的兴趣爱好,那你就是她周围活生生的,每天想见的最值得信赖的人。所以,这个共同爱好会让孩子有一种很强的信赖感。尤其是当你们有一个共同的运动爱好时,就很容易在运动过程中引导孩子成长。第二,同伴学习。每个女生都有一个好朋友,这会给她美好。十岁以上的孩子,同伴对她的影响有时候比父母的还大,尤其是青春期之后。如果女孩在社交方面,从小有一个一起学习、互相鼓励的伙伴,这对她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第三,亲子交流的习惯。前几天,我连麦了北大的一个知名教授胡泳老师,他家就有家庭读书会的习惯。家里三个孩子,老大上大学后,另外两个孩子和爸爸妈妈四个人,每两周都有一次家庭读书会,这是对孩子进行个性化引导沟通的很好机会。最后,我特别希望大家在女儿养育方面多注重一些我们可能忽略的东西,不要把一些大问题归结于青春期,其实也可能是性别差异的影响,大家可以根据我上述的建议,尝试跳出这个误区。声明:本文转载来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