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免费课程
寻秘自然05-物种灭绝-下

寻秘自然05-物种灭绝-下

寻秘自然06-恒星光变-上

寻秘自然06-恒星光变-上

寻秘自然01-生命起源-上

寻秘自然01-生命起源-上

寻秘自然04-物种灭绝-上

寻秘自然04-物种灭绝-上

寻秘自然02-生命起源-中

寻秘自然02-生命起源-中

寻秘自然03-生命起源-下

寻秘自然03-生命起源-下

寻秘自然07-恒星光变-下

寻秘自然07-恒星光变-下

学习产品
教育资讯
成全孩子最好的方式:让花成花,让树成树

成全孩子最好的方式:让花成花,让树成树

如果你有个笨笨的孩子,你能坦然接受吗?我想大多数父母都做不到吧。但知名女作家李筱懿却说:“我的女儿,她开心、快乐就很好。”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摆烂,而是她发现自己和女儿是完全两个不同赛道的人:在学习方面,她作为学霸,从小到大不需要大人操心,而女儿却成绩堪忧,学习起来总是笨笨的。但在手工方面,她是连遥控器都用不好的人,而女儿却心灵手巧,总是能做出很多漂亮的手工。有一次,女儿看她工作忙,压力大,还特意花了一晚上做了个小玩偶代替自己陪伴她出差。所以,她由衷地说道:“我能够为女儿做的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逼着她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去拼命地跟别人的长处去竞争。”“她能够做成她自己,我会更开心。”她的通透和智慧,让人赞叹。不禁想起董宇辉曾说过的一段话:“你要相信每个故事都很动人,每一种人生都很精彩。人从来都是因为丰富而可爱,我们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业制造品,教育是让花成花,让树成树。”每个孩子,天性各不相同,成才方式也不同。让孩子沿着自己的轨迹成长,成为他自己,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成全。纪录片《零零后》里,有个叫于锡坤的男孩,喜欢魔术,喜欢科学实验,梦想是当个科学家。在视频里也总是能看到,锡坤一个人专注而认真地学习知识,研究科学。可就是这么一个优秀的孩子,在妈妈眼里却是缺点满满:不善沟通、不喜社交、太内向......所以妈妈想尽办法“改造”锡坤。妈妈先是邀请小伙伴来家里玩,但锡坤却更愿意一个人待在屋里研究电路板;于是,妈妈又先后把锡坤送进语言训练班、英语夏令营,想让他多接触人,学习交流。可锡坤对这一切都没兴趣,也不擅长。在语言班上他沮丧、自卑。在夏令营里,他无所适从,一个人躲在宿舍里。妈妈不愿放弃,便连哄带威胁地逼迫锡坤当众表演魔术,全然无视锡坤满身的抗拒与无助。迫不得已,锡坤开始了表演,但却因为紧张,频频出错。妈妈满脸失望,指责儿子不自信。但透过镜头分明看到,锡坤在讲述自己的发明时,满脸自豪;在做科学实验时,满眼是光。但妈妈却只盯着他不擅长的一面,不断否定、打击他。漫画家蔡志忠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90%都被大人教坏了。用爬树的能力来断定一条鱼的才干,只会认为它愚钝不堪。用完美的标准衡量孩子,看不到孩子的优势和兴趣,也只会扼杀孩子更多的可能性。就像那个写了30多万字、56部小说的初一女孩涂思睿。她喜欢文学作品,擅长写作。但父亲却为了逼她把数学写好,狠心将56部小说都撕了。女孩痛心疾首:你毁了它们,就等于毁了我的灵魂。还有那个喜欢画画,读史书的“流浪大师”沈巍,他有一身才华,却被父亲逼着学不喜欢的专业,从事不喜欢的工作。让原本可以一展抱负的他,被迫走上了流浪之路,蹉跎了大好人生。孩子不是一块橡皮泥,任由父母大力地揉搓和塑形。孩子是一朵花,是一棵树,有自己的生长节律,更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你不能指望向日葵,迎着月光盛开;也不能让月见草,在烈日下蓬勃绽放。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放下自以为是的期待,接纳并允许孩子走在自己的路上。“收纳女王”近藤麻理惠从小成绩平平,也没有突出的特长,唯独对整理、收拾杂物特别感兴趣。起初,妈妈很纳闷女儿为什么会有如此奇特的爱好?也曾试图阻止女儿。但看到女儿如此热衷整理物品,还把家里,学校都收拾得整洁有序,便允许女儿把心思和时间花在整理上。也得益于从小积累起来的经验和心得,她成立了自己的整理公司,还利用自身经历撰写了风靡全球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甚至,她还入选了“全球最有影响力100人”。有句话说得好:教育不是工厂铸件,没有一个通用的标准生产模式。孩子的成长和成功没有统一的标准。孩子能否成材、能否幸福,从不基于父母自己所认为的“最好”,而在于孩子心中是否有爱,眼里是否有光。就像“汽修女孩”古慧晶,因为从小喜欢汽车,她在初中毕业后就选择进入职校去读汽修专业。父母虽然一开始不理解,希望她像一个普通女孩一样,从事一些工作舒服、体面的专业,但还是选择了支持。自此,古慧晶便一头扎进了汽修中。每天早出晚归,沉迷于钻车底排查汽车故障,拆装发电机,四轮定位......最后还凭借着一股韧劲和热爱,获得广东省汽车机电维修赛一等奖。谈及自己的成绩,古慧晶说:“人生出彩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一定是用学习成绩证明自己的能力,为自己的爱好努力的人也同样值得被人认可。”是啊,每个孩子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天赋与热爱的事情。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以爱的名义,把孩子培养成世俗定义下的优秀。而是看见、接纳、尊重孩子的不同,为他提供绽放的土壤,孩子才能蓬勃发展。清华大学客座教授龙平,他有三个孩子,老大是律师,老二是学霸,都很优秀。唯独老三,成绩一塌糊涂,尤其是数学,严重拖后腿。别的孩子5分钟至少20道算术题,而老三则是手脚并用,5分钟最多只能解5道题。成绩都这么差了,老三却还是不紧不慢,不仅上学经常迟到,不好好学习,还总是把家里的墙乱涂乱画。有一次,老三还跟他说,升国旗的时候,学校里广播念了哥哥的名字,因为哥哥是优秀学生代表。龙平便问她:“那你什么时候能去升国旗?”她竟一脸不在乎:“咱们家有一个代表就够了。”成绩差,还不努力,不思进取。龙平自己都忍不住调侃,我的女儿要是落在别人家,那不得天天被逼着学习,甭想偷懒,更甭想玩。老三虽然如此让人头疼,但龙平却没有自怨自艾,也不急拔苗助长。因为他坚信,一个孩子,若是迟迟不开花,要么是因为花期晚,要么是因为他是松柏之才,没有花期。而这样的孩子,往往需要父母更多的耐心与看见。果然,通过细心观察,他在老三的缺点中挖掘到了她的闪光点。第一是口才好。每次迟到了,老三都会拿出早早准备好的糖果,甜甜地对保安说:“叔叔,你等我这么久不容易,快吃块糖吧,迟到是我不对,下不为例!”每次都能“连哄带骗”忽悠保安把门打开。第二是画画好。老三虽然喜欢涂鸦,见到什么都画,却也越画越像,有时候还为了画画连饭都不吃,特别痴迷。第三是心态稳。虽然成绩差,老三却从不会因为别人发光,而觉得自己暗淡。每天总是乐呵呵地去上学,乐呵呵地回来,连洗澡都是哼着歌的。如此自信乐观,未来一定没有什么困难挫折能压垮她。所以龙平没有一味鸡娃,而是根据女儿的优势,替女儿规划了几条发展方向:要么学艺术,要么去演讲。很认同一句话:上帝为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世上没有一无是处的孩子,只有看不见孩子优点的父母。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多一点的接纳,允许他与你期待的不一样,也需要父母多一份看见,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树枝,孩子才有可能一飞冲天。最后,分享一个小故事。男孩问妈妈:“现在人都说生子当如董宇辉,那你希望有一个董宇辉这样的儿子吗?”出乎意料的,妈妈说:“我不希望你成为董宇辉。”为什么呢?妈妈解释:董宇辉的确很优秀,但是我们要知道,每一个人所拿到的人生剧本是不一样的。董宇辉的剧本写满了自律、克制,写满了普通人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最终逆袭成为顶流。但是这毕竟是他的剧本。我更希望你拿着自己的人生剧本,不论是做一个响当当的大人物,还是说做一个很普通的小人物。你能够过好你自己的生活,爱自己,心中有理想,眼中有光芒就可以了。是啊,每个孩子,都不是谁的续集,他们有自己的人生剧本。他们不用所有事都做得和别人一样好,只需绽放自己最闪光的一面,他们就是这个地球上独一无二的一颗星星。声明:本文转载来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孩子是否信任你、亲近你,从这件小事上就能看出来

孩子是否信任你、亲近你,从这件小事上就能看出来

你的孩子在外遇到难题了,你会是他第一个求助的人吗?你的孩子犯错了,他会有勇气跟你说真话吗?你的孩子会主动跟你袒露自己的脆弱吗?如果在你面前,孩子不敢说真话,宁愿忍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痛苦,这说明亲子之间出了信任问题。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要是让爸妈知道就惨了。”或者“我需要马上告诉爸爸妈妈这件事,请他们帮忙。”这两者的差别,决定了孩子在成长路上,会不会经常向父母倾诉心声,会不会在需要时向父母求助。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有的孩子有事宁愿自己扛,也不愿告诉父母?恐惧的结果前几天,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有个7岁的小男孩和朋友打篮球时摔倒了,把手给摔折了。他害怕被父母骂,生生地忍着疼痛,没跟大人说。直到后面忍不了了,被父母发现了,才送往医院治疗。孩子犯错时,父母的态度会直接关系到孩子是否愿意对父母坦诚。对待闯祸的孩子,大人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如果是频繁的怒吼、咆哮或尖刻的指责,都会让孩子集中在你的愤怒之上。他们面临的是父母凶狠的目光、厌烦的语气、严厉的责罚,感受到的信息是:惹了麻烦会被嫌弃、不被爱。犯错渐渐地就和羞耻感挂上了钩,导致孩子犯错后的第一反应是:“千万不能让爸妈知道。”撒谎、隐瞒、逃避,就成了孩子犯错后的惯用对策。畏惧大人到这个地步,说明孩子心里是很没有安全感的。失望的结果人想要倾诉痛苦和脆弱时,需要一个很包容的环境。孩子也是如此。当孩子跟父母说出自己遇到的困难、心事,得到的却是猜疑、评判,孩子的心会很受伤,失去沟通的欲望。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内心是缺爱、无助的,他们遇到事情后,认为就算告诉父母,他们不但不会和自己站在一起,可能还会反过来指责自己。孩子的感受,被大人视而不见或者错误对待,是一种非常痛苦的感觉。记得有位朋友跟我说,小时候,他膝盖摔破了皮,流了血。当他哭着回家时,妈妈粗暴地扯着他的胳膊,破口大骂:“我有没有跟你说过,放学回来别在路上打闹?你就是不听。”慌慌张张给他处理伤口时,也不忘骂:“疼死你活该!”从那以后,他受了点小伤,再也不敢让妈妈知道了。等到他成年,他才渐渐意识到,妈妈刀子嘴的背后,是心疼和慌乱。然而遗憾的是,年幼的他,当时只记住了妈妈的焦躁和粗暴。当孩子脆弱时,如果没有得到他们期盼的帮助和温暖的安慰时,就会早早地对父母关闭心门。“被迫懂事”的结果有事不敢和父母说,这句话也会戳中很多成年人的心。有句话叫“报喜不报忧”,这是很多孩子成年后与父母分隔两地,亲子之间互动的普遍特点。父母几乎很少从孩子那里听到诉苦的声音,问工作、问生活、问感情。孩子的回答往往都是:挺好。事实上呢, 生活里的烦恼和压力,孩子都选择了自己消化。这些年轻人不能确定,和父母袒露脆弱的结果是什么?有时候,会引来父母的失望;有时候,会引来父母无尽的抱怨和担心,无法解决当下的问题,反而增添了心理压力。相比较面前的困难,父母的愁云满面,更令他们难过。为了不给父母“添麻烦”,这些孩子遇到问题,往往选择独自承受。小孩子也会如此,当他们难过了,最想找的人是爸妈。摔疼了、被欺负了,第一时间就是寻找爸爸妈妈的怀抱。当孩子们长大了,情况完全变了,父母反而是最后一个知道孩子情绪的人。为了不让父母操心,看到他们唉声叹气,他们会尽量乖巧听话,遇到问题选择沉默隐忍,而把伤痛藏在了心里。这种懂事的背后,藏着孩子的孤独和无奈。为人父母要给孩子“报忧”的勇气当孩子需要求助的时候,能否找家长、找老师,考验的就是孩子与大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前段时间,看到一位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说:小事情我管你们、骂你们,这是我的职责。但是你们一旦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请你们不要因为害怕我骂你就不找老师。我跟你们保证:在威胁生命健康等大事情面前,我永远和你们站在一起。这位班主任提醒学生:你们可以充分地信任我。这实际上就是在给孩子兜底,让孩子知道真遇到难题了应该去找谁。为人父母,我们时常也要有这样的明示或暗示。告诉孩子:不管你遇到什么样糟糕的事情,都可以告诉父母,这比自己一个人独自承担要更好。爸爸妈妈跟你保证,我们不会推开你,我们会跟你一起面对。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接纳和包容,如此一来,才能给孩子可以“报忧”,可以说真话的底气。一定要孩子明白,不管在外面遭遇了什么,父母都会接住他。除此之外,我们平时对待孩子的错误要更加包容。如果我们总是表现得怒不可遏,那么孩子以后做事更不敢寻求家长的帮助。孩子每一次犯错,只要大人合理引导,他们就能得到一个经验或一个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最终都会变成孩子成长的养分。孩子不是非要打骂才能记住教训,有时候,父母的理解和友善,也能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会成长。关心孩子时,也不要说反话、言不由衷的狠话。孩子受伤了,父母心疼得要命,但说出来的却是:“你活该!”,如果是关心或者心疼孩子,那就直接表达关心和心疼。爱的语言如果用错了,孩子是感受不到的。总之,给孩子“报忧”的勇气,意味着:重视孩子感受,不要用未经思考的话伤了他的心;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多一点宽容和耐心,平静地与孩子沟通;多对孩子表达爱,孩子会充满安全感,自我价值感高。当孩子感受到了你的包容,他才会在困难的时候,投入你的怀抱。声明:本文转载来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有一种教育,叫“低温慢煮”

有一种教育,叫“低温慢煮”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发帖者是一位妈妈,自称随着儿子的长大,她的脾气也越来越大,情绪经常失控。儿子稍微不顺从,她就特别生气。她会吼他,甚至会拧他的脸和耳朵,还会对孩子实施冷暴力,不说话也不搭理他。她说:“我知道自己这样不对,打完他之后也会后悔,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我该怎么办?”这份网上求助一经发表,立即引发了很多家长的共鸣。有妈妈留言写到:“看哭了!简直一模一样的经历……”不知从何时开始,养育方面的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成为引爆我们情绪的导火索。而我们深陷其中,却常常不自知。烹饪师在烹饪羊排和鸡肉的时候曾经提出一个“低温慢煮”理论:低温慢煮的好处是可以防止维他命B、C等流失,还能保持肉质嫩滑。而传统的高温烹煮,会导致维他命流失。在教育方式上,父母也要学会“低温慢煮”的方式。面对孩子的问题,要做到情绪低温,语气放缓,决断延迟。利用这短暂的几分钟,稳定情绪,理性思考,谨慎决断,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智慧。孩子犯错:情绪低温1分钟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默老师说:“父母的情绪越稳定,孩子越有安全感,家庭就越和谐。”道理谁都懂,可是做起来,却常常无法自控。孩子的一举一动,总是牵动着我们所有的喜怒哀乐。上班时,看到这样一幕:一位妈妈在等地铁期间,不停地教训孩子:“喊你多少次你都不起床,现在怎么样,迟到了吧?”“我可不管你了,你自己去给老师解释!我丢不起那人。”这位妈妈一直旁若无人地教训着孩子,从站台一直骂到地铁车厢里,从车上骂到车下。而小男孩一直低着头,满脸通红,不敢吭声。研究发现,父母不良情绪的宣泄,会影响到孩子大脑的发育。孩子会因此缺乏安全感、情绪不稳定、自控力差等异常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还会产生更多的心理问题。例如:不合群,社交恐惧,成年后婚夫妻关系不和谐。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是什么脾气,子女就是什么命。父母生气的时候,一定要先给情绪降温,低温慢等一分钟,家庭和谐一百分。①不要把坏情绪带回家父母应严格区分工作和生活,工作有不开心,情绪不好也很正常。但孩子没有犯错,家长不该把外部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每天下班回家,进门之前不妨平复一下心情,转换角色,让自己成为有温度的父母。②觉察情绪深呼吸1分钟美国情绪管理专家罗纳德博士说:“人在愤怒初期,情绪起伏一般不超过12秒,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在这12秒之内化解情绪。”如果发现自己起情绪了,先深呼吸几次,内心先默数几个数缓冲一下。也可以对孩子说:“妈妈现在情绪不太好,需要冷静一下,妈妈待会再陪你,好吗?”③没控制住情绪,放下面子学会道歉如果因为自己的情绪不稳定,伤害了孩子,不要怕没面子,要及时给孩子道歉。让孩子知道,父母犯错也是要付出代价的。用行动引导孩子学习管理情绪,努力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好的亲子关系,需要用“好好说话”来维系。孩子提要求:回答,低温酝酿2分钟前两天的清晨,在校门口看到一家长在训斥孩子。起因是孩子提出,放学后想去同学家玩一会的请求。母亲骂道:“一天就知道玩,你那个同学学习成绩那么差,你和他玩能有出息么?”小男孩满含期待的眼神渐渐暗了下去,涨红了脸,低下了头,不再吭声。母亲还在旁若无人地教训着男孩,直到上课的铃声响起,男孩才匆匆跑了进去。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在回答的时候,不妨思考2分钟。前思后想,不是不回答,而是理性地回答。多用和善而坚定的话语,孩子更愿意作出改变:①担心的话,温柔地说——例如:孩子在外面想多玩一会。你可以说:“回来得太晚,爸爸妈妈很担心你。”而不是:“一天就知道玩,出去就别回来了!”②回答问题,需正面,不要反问——孩子想买某样物品。可以说:“那你要说服我哦。”而不是:“你买那有什么用?”③和孩子沟通,多点尊重,少点命令孩子想让同学来家里玩。可以说:可以,但是你要把弄乱的地方整理好哦。而不是:“可以,但你不能把家里弄乱,否则看我怎么收拾你。”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每一个孩子都在父母的舌尖上起舞。”父母的话语有温度,孩子才有心向阳光的勇气。对于孩子的要求,家长说“不”时,要坚持什么原则呢?①能力和条件完全不允许的情况下,不要妥协。②能力和条件尚可的情况下,适当满足,但要有条件。③孩子撒泼打滚要东西时,建议这样做:李玫瑾教授曾提出了克制孩子任性的“四不要”处理办法。当孩子哭闹时,家长把孩子先抱回家,跟孩子独处在卧室里。不要骂他、不要打他、不要说教、不要走开。等孩子哭够了,情绪稳定后,我们可以这样说:“宝贝,以后有事你要好好说话,如果你能说服我,我就考虑满足你的要求。”孩子虽小,却是独立自主的个体,有自己的人格和思想。当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向父母或者他人提要求,就值得被认真对待。孩子的爱好:定夺,低温忍耐3分钟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玛丽亚·蒙特梭利说:“尊重孩子的想法,但并不意味着无条件满足他们的所有要求。”对于孩子来说,年龄越小,考虑的因素越少,他们的表现大部分是情绪反应和生理需求。比如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喜欢吃甜的,喜欢喝汽水.......他并不考虑是否对身体有害,是否会龋齿等,这些本能之外的情况。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的同时,也要判断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很多爱好,是终身的,家长需要多一点时间帮助孩子定夺,还是很有必要的。家庭条件——是支撑孩子兴趣爱好的前提,如果孩子需要买一台几万块的钢琴,母亲马上赞同,但如果买不起,教育就反而失败了。理性思考——以符合孩子发展需要为基础。信守承诺——一旦做好决定,就不能反复摇摆,出尔反尔,在孩子那里失去诚信。同时,也不要赶鸭子上架,不要强迫孩子做你喜欢而他不喜欢的事。如果实在无法定夺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去试听几节课。比如说,孩子想画画,就让他去画两节;孩子想跳舞,就让他去跳几次。过后,孩子仍旧有热度,并且家庭条件允许,母亲才点头。对孩子的兴趣培养,父母需要做的是:“尽量让孩子心无旁骛,找到自己的热爱”!但孩子无法驾驭太多的兴趣爱好,且无法平衡文化课与兴趣课的时间,这就需要父母协助孩子做出选择:①终身素养补短当家长面对孩子众多的兴趣爱好无法取舍的时候,可以看一下,孩子的这些兴趣爱好中,哪些是终身素养。例如,如果孩子写字歪歪扭扭,上台不敢表达,可以尝试书法兴趣和演讲主持,因为一手漂亮的字和一个好口才,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②选择之后定规则当孩子选择了某项爱好之后,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所做的每一次选择,都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此时,我们就要用规则来约束孩子的行为,防止孩子对于容易得到的事物不够珍惜。例如:孩子喜欢买玩具,我们要和孩子之间做好约定,一个月只能买两样玩具。每一次买了玩具之后,都要当着他的面,在台历上画一个圈,下次买什么一定要慎重,否则就没有机会了。孩子的爱好,不要粗暴地拒绝,也不要一味地满足,尊重孩子意愿的同时,要建立规则。让孩子学会选择和珍惜,并培养他进一步思考问题的能力。写在最后育儿之道,语迟则贵,行缓则安,事缓则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仅仅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还需要从长计议。虽然生活节奏很快,但是我们不能乱了方寸,不考虑后果,不注重过程。育儿之路,是一场长途旅行,没有人能直接抵达终点。如果太快了,就会像列车一样有脱轨的危险。所以,按照孩子成长的节奏,低温慢煮,才能稳步前行。声明:本文转载来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正能量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幸运

正能量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幸运

负能量是会传染的。当你与朋友逛街,对方突然变得很丧,你瞬间兴致全无;当你乘坐出租车,司机一直很愤怒地按喇叭,坐在后排的你会突然感受到压力;当你的伴侣上班挨了批评,回家后一直散发低气压,你可能也跟着不开心……植物向阳而生。人也一样,大家都希望向正能量的人靠近。如果一个人内心里充满了负能量,相处久了,就会让人想逃。负能量不仅影响我们本身的幸福感,也会影响身边人的状态。在家庭里,孩子是最容易受到父母情绪感染的人,如果我们心中抱有太多焦虑、不安、烦恼、愧疚、失望……这些负能量就像二手烟一样,不断地被孩子吸收。想要养出幸福的孩子,不要成为一位随时随地散发负能量的父母。被父母“负能量”围绕的孩子认识一位妈妈就是典型的“悲观主义者”,身上散发的负能量常常让身边人感觉很辛苦。一次,一群大人准备带孩子出门玩一天,没想到天公不作美,马上就要下起雨。其他朋友都在想办法换个室内的场所玩,只有她在一旁发愁:该死,这雨一时半会不会停的!这下洗的被套又不能干了!怎么我一出门就这么倒霉啊!10岁的女儿站在一旁,像霜打的茄子一样,出来玩的精神头瞬间没了。负能量的父母,一直在重复抱怨问题的发生,顾影自怜,与自己的情绪做斗争,从不真正地尝试解决问题。如果连妈妈都这么悲观,孩子该从哪里获得勇气和信心去解决生活中的大小问题?年轻的时候听到一种说法:“一叹穷三年”,意思是说人千万不要唉声叹气,叹气会把好运气“叹”走。负能量的父母,也会“叹”走孩子对生活的希望和热情,用怨气、负面情绪消耗掉了孩子身上的能量。在今天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里,越来越多的人都会提到“情绪价值”这个词,它是指一个人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一个人越能给其他人带来舒服、愉悦和稳定的情绪,这个人的情绪价值就越高;相反,一个人总让其他人产生别扭、生气和难堪的情绪,情绪价值就越低。情绪价值存在于我们的亲子关系之中,其内容包括包容、关注、支持和安抚等,这是父母正能量的表现之一。能稳定提供情绪价值的父母,一般都是情绪成熟的人,不仅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也能有效疏导孩子的情绪。同样是出行遇到大雨:情绪成熟的父母会说:“在家玩一会等雨停吧!尘埃都被雨水洗掉了,空气更清新呢!”情绪不成熟的父母则完全相反:“出门就下雨,真倒霉”,不仅自己深陷负面情绪的泥潭里,也会把悲观和痛苦传递给孩子。这种对因果关系的不同解释,会影响孩子如何看待世界。一个孩子接收太多负面的解释,也会慢慢变得悲观。正能量,照亮孩子的内心电影《美丽人生》讲述了一个十分悲痛的故事:在法西斯政权之下,一对父子被强行送往犹太人集中营,乐观的父亲哄骗儿子这是一场积分游戏,只要不吵着要妈妈、不哭不闹、不喊着要点心,就能获得积分,率先获得1000分的人,最终的奖品是一辆大坦克。为了这个谎言,父亲在集中营尽量表现得很快乐,滑稽的模样时常逗乐了儿子。哪怕是走上刑场,父亲也假装快乐地甩着手脚,就像个小丑一样,就是为了让孩子相信:这只是一场游戏。这个美丽的谎言,让孩子在纳粹的阴霾之中,却没有感受到任何恐惧。《美丽人生》感动了很多人。影片中的父亲从没有抱怨集中营的残酷,反而用善意的谎言,呵护孩子的纯真,让孩子相信生活的曙光就在前方。积极面对生活的父母,永远都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孩子像是一张白纸,他们对生活最初的态度,源自父母是如何向他们解释的,当父母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这张白纸上也会绘上五彩斑斓的颜色。罗曼·罗兰有一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后,还依然热爱它。”父母积极的正能量,传递给孩子的,正是这种勇气。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小孩数学36分,回到家,万分紧张地把试卷拿给爸爸看。爸爸没有生气,他边翻着试卷边说:“下回考50行吗?我们努力就对了。”这份对学习的乐观与淡然感动了孩子。带着相信养育孩子,鼓励孩子每一次小小的进步,这一点值得很多父母学习。教育路上,需要父母有这样积极乐观的心态,因为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就是一种教育。好父母,要学会“负能量管理”每个人对正能量的理解不同。我理解的正能量需要具备基本的两个要素:稳定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做到这两点并不容易。有的家长说:“我也不想负能量,生活实在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的确,劝人乐观,劝人正能量也会形成一种压迫感,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时刻做到无坚不摧。但负面的情绪是生活中的常态,我们要学着与它好好相处。《积极情绪的力量》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并不是因为生活圆满、身体健康才感受到积极情绪的,而是由衷的积极情绪创造了圆满与健康的生活。”用一句通俗的话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所以,情绪有时候是一种选择。人的生活状态并不完全由周围的环境决定,我们觉得日子很辛苦,也许只是被自己的惯性思维困住了。积极的心态完全可以让生活充满阳光,接着通过努力去改变一些东西。每个人的生活其实都不容易,即使没办法改变眼前的困难,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看待困难的角度或是给自己充满能量去面对困难。比如:爱惜和重视自己的身体,多运动;多看书,丰富自己的内心;疲惫了,抽出时间出去散散心……这些都能帮助我们爱自己,带给我们正向能量。从这个角度来说,爱自己,才有更多的能量去爱孩子。孩子最乐意看到的,是你也能够快乐。孩子看到能量满满的父母,他才有可能安心地在他的小世界里玩耍和学习,与此同时,受你感染,他也会更加积极地看待问题,家也会更加幸福。当我们能够放下焦虑,乐观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我相信,这也能照亮孩子的路。声明:本文转载来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别让孩子带着“负罪感”长大

别让孩子带着“负罪感”长大

灯灯说:在养大孩子的路上,我们可以自私一点,该对自己好一点的时候好一点,不要拿‘付出感’和‘牺牲感’来折磨彼此。前几天,在超市,遇到一位奶奶在游乐区使劲拽孙女离开。而小女孩一只手紧紧抓住那个机器。“走,我们玩其他的去!这个10块钱才玩5分钟。”奶奶开始劝孙女。但是她还是不肯。奶奶这时着急起来,说:“你每天出来都要花钱,今天早上你就花了二十了,你爸妈上班辛苦挣钱养你不容易啊!你咋就不懂事呢!”这就是大人的撒手锏,跟孩子讲一讲这些道理。如果你还不肯松手听话。那就继续跟你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那时候,饭吃不饱,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的。如今你有这样的生活,要知足了,还玩玩玩,能吃饱穿暖就是福了。于是,很多孩子“懂事”地放弃了。然后变得听话起来。因为大人的这番话,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的坚持,觉得是不是自己不懂事,甚至会觉得自己不配拥有这样的好生活,为什么对父母不懂感恩,还总是惹麻烦。是不是自己不懂事,总是不听话?可是这样引发孩子负罪感的管教方法,有可能成为孩子一生的阴影。童年被父母灌输的那些负罪感,会一直困扰孩子。哪怕他成年了,也还是逃不开这种感觉。朋友说,看电视让他这么多年一直有一种困扰。他小时候只要看电视,不管在哪看,都会被妈妈抓住,然后进行“审判”式的讲道理教育。看电视浪费学习的时间,看电视浪费家里的电,看电视是懒惰的人才做的事。他想不明白家里为什么会买电视。也许是周边的人家都买了,父母觉得不买不行。刚开始他还会跟妈妈争执,后来拗不过,也学聪明了,于是去同学家看,去邻居家看,趁妈妈不在偷偷看。但他发现自己只要一看电视就提心吊胆,觉得自己像是在做坏事。哪怕现在有了自己的家庭,可以安排自己的时间,而且妈妈也不在身边。可每次看电视还是会有这种感觉,耳边会响起妈妈那叫唤的声音。内心竟会有一种罪恶感,感觉很不舒服。所以他说自己不敢看电视。还有一种哭穷教育,是很多父母经常使用的。比如常常会跟孩子说:“我们已经为你付出这么多,我们这么努力地打拼,你还不努力,你觉得对得起我们吗?”他们觉得这样能激发孩子的斗志,变得勤奋起来。甚至将自己人生中那些悲惨的故事串联起来,让孩子明白家里的好日子来之不易。的确,这样的教育方式有一定的作用。如果是跟孩子讲自己过去努力的故事,其实是很好的谈心。孩子会有自己的理解。但是不要带着目的,不要想着用这些故事来让孩子“回报”自己或者让孩子来改变他自己。更不要期待用这样的方式来迫使孩子听话。我觉得反而应该告诉孩子,在哪个时代或者那个时间。我们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吃了苦,但也有快乐和幸福。你们这个时代,也会有你们的悲和喜,苦与累,你好好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就好。其实,我们真的没必要来跟孩子哭穷诉苦,以求孩子上进,变得懂事。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在六岁之前,一个人的人格就已经成形,他对于生命的意义、追求的目标、处事的方式及情绪的基调都已经固定。”所以在童年时形成的那些观念,哪怕是那些错误的观念或者解读,也会一直根深蒂固地存在着。比如“你不被爱、你不值得拥有”的信念,一旦种下去,想要拔除可就难了。面对孩子,还是有很多大人会说:“为什么你不懂得体谅家里的情况,喜欢乱花钱,这么不懂事!”如果孩子五六岁的时候,说要买一个玩具,却被你莫名其妙发脾气臭骂,甚至打一顿拖回家。在气恼之余,肯定不会跟孩子说明原委。也许你是觉得家里玩具多了,没必要给孩子买。或者真的觉得家里经济拮据,不能乱花钱。或者仅仅是当时脾气不好,被孩子惹火了。可孩子不会这么想。他也许会觉得,我是不是真的不值得拥有这个玩具?妈妈不爱我了。其实这个事我们很早以前就谈论过。有妈妈说孩子的确是无理取闹,其实家里有很多同款玩具,那不给他买,会不会让孩子心理有伤害?首先,一次行为不会让孩子有心理上的伤害。而跟整个教养方式有关。如果你懂得照顾孩子的需求,也能满足他的合理需求。那这样的拒绝,只要给孩子一个充分的理由就好。比如最近小小鱼总是会在小区旁边的超市外看玻璃橱窗。因为他一直想要里面的一只机器恐龙。但是前段时间我们刚刚添了玩具,而且他的恐龙玩具的确很多了。所以我跟他说:暂时不能买了,因为你前段时间刚刚买过,家里还有很多。他也没有继续闹,因为他知道闹也不会得到。更重要的是他知道我没有敷衍他,因为我答应他的,或者合理的需求,我都会满足他。其实我心里记得这只恐龙,说不定在下次他生日或者哪一个重要时刻,就会摆在他的面前。面对孩子提出的那些需求。我们不要找理由来搪塞孩子,比如说孩子小,不能用,或者你已经有了,不需要了。而应该让孩子明白,你的合理需求,我们看得见。而且,会满足你。但是不合理的需求,我们不会满足你。比如小小鱼问我为什么不能一直看动画片。我告诉他说:“全世界的动画片加起来,可以让你不吃不喝不停歇,看到我这么大还看不完,你得学着来控制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我这句话会不会引起他的负罪感?我觉得不会,因为我没有指责他,只是跟他阐释事实,由他自己去思考判断。父母一定要努力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值得被爱,值得拥有更好的东西。可以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他的梦想跟父母的梦想和期待可以没有关系。你要对自己好一点,哪怕我过的并不好,也不怪你。当然,有时我们也会跟小小鱼开玩笑。将来我们老了,你会不会好好照顾我们呀。他有一次说,会把我们送到最好的养老院去。还真是好孩子。可我内心还是常常告诉自己:不要跟孩子讲那些将来要报答我们之类的话。因为这些话,孩子理解的跟我们说的并不一样。生养了孩子,然后好好养育他。能同行一路,已经是最大的福气了。在养大孩子的路上,我们可以自私一点,该对自己好一点的时候好一点,不要拿“付出感”和“牺牲感”来折磨彼此。如果付出了,那就真心付出,不求回报。如果牺牲了,那就心甘情愿。否则,只会痛苦。同时,可以让孩子多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可以让他做家务,觉得他也为这个家付出了,他也是这个家庭中重要的一份子。这个家里所有的东西,他都值得拥有,不需要有愧疚。将来他们会幸福的。而孩子能够幸福,不就是我们最大的初心么。声明:本文转载来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一位心理咨询师的自述:女儿抑郁后我才明白,多少孩子正卡在这两个关口

一位心理咨询师的自述:女儿抑郁后我才明白,多少孩子正卡在这两个关口

前段时间,和一位很久没见的姐姐聊天,看她神色疲惫,问她怎么了。 她说,一年前,自己上6年级的女儿抑郁了。我很吃惊,因为姐姐自己就是心理咨询师,孩子怎么还抑郁了。她听完我的疑惑,无奈地说到:“别说你了,就是我家人,刚开始知道贝贝(女儿)抑郁时,也跟你一个反应,根本不相信。但不相信不代表贝贝就没事啊,她不愿意出门,吃饭也吃不下,干什么都提不起精气神,这件事折磨了我们一年,贝贝终于好起来了。”我好奇地问她,贝贝的治疗过程。她说:“熬呗,碍于妈妈的身份,贝贝有些话也不好给我坦白,我就找了同事疏导她,同时我不停地给家人做思想工作,大家一起度过这段难关。以前吧,老给别的小孩和家长做咨询,现在到自家孩子身上,才发现,小孩子抑郁,最怕卡在这两个关口。”01家人的不接受,是最大的坎心理学家杨意曾说:“很多家长都对抑郁症缺乏了解,他们并不相信孩子生病了,认为孩子只是压力大不开心而已。错误的认知,不仅不能帮助孩子,甚至可能将孩子推向深渊。”知乎上,看过一个求助:我17岁,抑郁了,但是爸妈根本不相信,他们还说我大题小作。这条求助,引起很多网友共鸣。有人说:“跟我一样,我初二抑郁了,我爸妈根本不信,他们觉得都是我不想读书,找的借口。”也有人说:“连医生都说我病了,可他们不太信,总是怀疑我是装的。”字里行间,全是被最亲近的人不理解的痛苦与无奈。其实,抑郁症患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深深的无助感,就像是跌入泥潭,想伸手求救,却找不到人帮忙。黄智生教授发起过一个“AI树洞救援团”。就是通过AI识别,来判定网友的状态,是否需要帮助。他们团队,曾经救下一个女孩。女孩发微博说:“准备去武夷山跨年,元旦回来就跳楼”。AI识别到女孩有轻生抑郁倾向,他们立马发起救援,可当救援电话联系到女孩妈妈时,她怎么也不相信,觉得救援团队在胡说。就算后来,女孩患抑郁症的诊断摆在她面前,她依然不相信。后来,女孩站上了天台,幸好被救援队所救。也许,女孩的抑郁早已有迹可循,可父母的不相信、不理解,让她失去了求助的希望。心理医生秦俊峰曾说:“一些家长的认知偏见,导致有些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得不到及时医治。”父母本该是离孩子最近的人,是孩子陷入泥潭,最能够得着的人。但父母对于抑郁的不理解,不接受,就像是割断了孩子求生的绳索,让抑郁来得更加猛烈。02错误的安慰方式,将其推入深渊心理医生陈百优曾在参加一期访谈时提到:“大家在面对抑郁症患者时,最容易进行两种安慰,否定式安慰和指责式安慰。这两种安慰方式,不仅起不到安慰的作用,还会将患者推远。”网友@马大宝曾经分享:上学时,自己觉得好像抑郁了,想去治疗。一个亲戚来开导他说:“你有什么想不开的,你想想你妈有多不容易,哪有什么抑郁症,谁不抑郁?”一字一句,所谓热心肠的“开导”,却让他更加怀疑人生,感觉自己抑郁好像成了家人的负担。这样否定式的安慰,轻描淡写间就推翻了孩子的难受与委屈,打压他的信心,让抑郁更加有机可乘。想起闺蜜初中的时候,喜欢写小说,被老师发现后,不仅告诉家长还撕毁了她手写将近3万字的小说。这件事对她打击很大,后来检查出轻度抑郁。本以为,父母会安慰她。结果她爸说:“还不是你成天钻到小说里,瞎想八想,把脑子都想坏了。”这句话,像一根刺一样,扎在她心里。这么多年过去了,她早已放下了当初的文学梦,却放不下,当初那个无助又被责骂的自己。看过一个评论。网友A说:“普通人本来就理解不了抑郁症患者的感受,专业的事情交给医生就行了。”话虽如此,但如果,生病的是我们的小孩。看着他们被抑郁折磨,即便是无法感同身受,也不该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让他们伤得更重。抑郁其实就是孩子的心“病”了,面对一个生病的孩子,指责不会让他好起来,否定不会让他放下心结。这种错误的安慰方式,反而会将孩子越推越远。03学会接纳,是父母需要努力的课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4%。这些摆在眼前的数据,在敲打和提醒我们,作为父母,要学会理解和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或者抑郁。下面几个方法,可以试试。1. 倾听孩子的声音有句话说:小孩最深刻的需要,是他们的父母可以认真倾听。看过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分享。他治疗过一个小姑娘,每次小姑娘在他跟前,都能吐露心声,症状有所缓解。但隔一周再来,又变成了之前的忧郁模样。后来才发现症结在她的父母身上。她父母比较强势,总是打断孩子说话,好多次,孩子都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久而久之,也就不愿开口。身为父母,我们肩负指引孩子前行的重任,但也不能忘记,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别让她们把委屈窝在心里。2. 观察身边的环境网友@Ating分享说:“如果孩子抑郁严重,可以考虑他身边的环境是不是有问题。我侄女小学抑郁,说什么都不肯去上学。一开始,家人以为是孩子学习压力大,不愿意读书而已。后来经过心理咨询师的开导,才知道,原来侄女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已经有一两年时间了。”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曾说:“儿童生来具有的各种本能和反射,能被环境发展成多种多样的习惯,从而发展成多种多样的品格。”除却家庭,学校便是影响孩子最多的环境。当孩子抑郁找不到头绪时,多观察观察他身边的情况,也许能找到问题所在。3. 给孩子一点时间抑郁不像感冒,吃了药睡一觉就好了,它需要一个过程,来慢慢愈合。就像姐姐,即使自己是心理咨询师,也陪着女儿熬了将近一年,才渐渐好起来。她说:“有些家长,带孩子来咨询一两次,就会反问,怎么还没有效果?虽然可以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还是希望大家能对孩子耐心一点。”抑郁没有特效药。唯一有效的就是父母的关爱与支持。给孩子一点时间,陪他慢慢度过这个难关,时间会给你答案。04拿破仑曾说:孩子的命运是父母创造的。孩子成长过程中,接触最多的便是父母。大多父母,习惯性地关注孩子身体上的疾病多一点。殊不知,孩子也有情绪,也是独立个体,也会有心里生病的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必要时,给与孩子支持与引导,帮助孩子度过难关。也祝我们的孩子,能够内心强大,不惧风雨,向阳而生。声明:本文转载来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妈妈,我要考不好怎么办”?三流父母鼓劲,二流父母减压,一流父母这样说!

“妈妈,我要考不好怎么办”?三流父母鼓劲,二流父母减压,一流父母这样说!

每次考试,尤其是期末考,不仅是对孩子更是对父母的一次考验。临近考试,很多娃都会感到紧张,北京大学做过一项调查,约有56%的考生均有考前头痛头晕、乏力、记忆力下降、贪食、厌食或感冒等症状;约90%以上的考生有内心不安、紧张失忆现象,反应严重的多达35%之多。考试焦虑这事说大不大,毕竟一两次的考试失利放在整个人生中来看,影响并不大。但说小也不小,因为从小学到大学、考研,甚至工作,大大小小的考试要伴随孩子人生二十来年的光阴,如果处理不好考前焦虑,确实也挺耽误事。就拿咱上学那会说,有的人平常成绩很好,但一到大考就掉链子。但有的人正好相反,平时学习虽然一般,但考场上总能超常发挥。所以,家有学生党,引导孩子克服“考前焦虑”就很重要。尤其是,当孩子已经焦虑的问出:“妈妈,如果我考不好怎么办?”你的回答就很关键了。这几种错误回应千万不要说1.没关系 咱们这届父母受够了被成绩折磨的苦,自己淋过雨,当然想给娃撑个伞。于是,好些人大手一挥,“没关系,考不就考不好,下次努力就好了”。虽然你可能不爱听,但说句实话,这种回应属于情绪回避型。因为不知道怎么疏解孩子的焦虑,又不想增加孩子压力,所以反复强调“没关系、不要紧”。但遗憾的是,这种回应方式并不能缓解孩子的焦虑,反而有俩副作用:一种,是孩子真听了,反正爸爸妈妈不怪我,彻底摆烂,心安理得的考差。二种,深受打击,因为无所谓、没关系本身就暗含否定。尤其一些本身就自律、要强,对自己要求高的娃。人家可能默默很努力的复习了,顶了好大压力,绷紧好大精神,实在受不住找你来倾诉……这时候,你一句轻飘飘的“没关系”,在他们看来,是瞬间抹杀掉了他们之前的所有努力。爸爸妈妈根本不懂,也不关心我,他们都看不出来我有多难过。父母这么说,看来已经不看好我了,对我都没信心。敢情受苦的不是你?颇有种娃前线拼死拼活,你后方独善其身的“赶脚”。2.“加油,妈妈相信你一定能考好” “加油,我相信你”,表面听上去是父母爱的传递。但背后的潜台词是,“你能做到,你还有努力的空间,你还可以更好。”高考有个热搜 #高考前的转账根本不敢收#。长辈们好心一片,看看孩子们怎么想?‍‍‍很认同这句话——期待是一种微妙的暴力。因为它传达的是家长过度的期待。过度的期待,堵住的是孩子的退路。在这种的状态下,一旦孩子达不成期待,他就会陷于内疚、自责中,直至被压的喘不过气来。3.“讲道理” “你光担心有什么用,有这时间多背几个单词,复习认真点……”孩子还没诉完苦,大道理就已经上来了,这种回应属于「情绪压制型」。卢梭老人家曾说过:世界上最没用的教育方式,就是发脾气、讲道理和自我感动。因为只要你讲道理,基本最后都会演变成啰啰嗦嗦反复不停地说教:孩子不仅听不进去,还会觉得自己不受尊重。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没有人喜欢被说教。想要缓解考前焦虑,试试这3句话每次说完这些,就有人喷:就你矫情,养个娃咋那么多事儿?这不行,那不行,那该怎么回应孩子才合适?别着急啊,方法这不就来了!前面3不说,对应着,还有3句可以说。1.“考试前紧张,很正常,还有好处呢!”紧张怎么了,是人都会紧张!告诉孩子,只要是正常人,面对重要的或者不擅长的事情,有担心都是正常的。妈妈以前考试也会紧张,爸爸现在考试还紧张,妈妈每次直播前也都会紧张。这是我们人格健康的标志。而且啊,适当的焦虑还有好处呢!心理学研究指出:焦虑水平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是呈倒U型关系,适当的紧张或焦虑有助于唤醒大脑皮层的兴奋,可以活跃思维,提升学习效率。面对压力、紧张或焦虑,我们不需要干掉它,非要让自己成为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人。你只需要接受它,让它为你所用。当孩子有了这种想法,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就会消减。2.“就算考砸了,也是赚到了!”考试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最后的一纸成绩,也不是为了排名比较,所有高考前的大小考试,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查漏补缺。在这之前,每丢的一分都是赚到了呀!提前帮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总比高考时发现要好吧?考得不好,也只说明有些题你还不会,这样你才有侧重点去巩固练习,不用两眼一抹黑啊,精准补缺才是最高效的!比如同桌考了90分,而你考了80分,那你还多赚了10分的机会呢。因为别人才能发现10分的问题,你一下能发现20分的问题!‍3.“考不好确实是不愿接受的,为了避免遗憾,现在正好还有时间尽全力拼一把啊,把焦虑化动力!”身为父母还是有私心的,缓解焦虑可以,放松也可以,但放弃不行。告诉孩子,考不好不是失败,真正的失败只有一个——那就是放弃。正好现在还有时间,还可以拼一把、冲刺一波。保不齐就压到两题!也可以询问孩子有什么需要父母帮忙吗?比如制定复习规划,在每天老师安排的复习下,在进行查漏补缺,巩固错难点。总之,人生不到最后一刻,永远不要轻易定义自己。写在最后 写在最后:说给咱父母听的,想要孩子考前不焦虑,首先咱自己也得适当的调整情绪。你得先稳稳当当的,不要张嘴闭嘴就提考试、学习或认真复习等,更不需要改变平时的生活作息习惯为孩子考试做准备。考前这个阶段孩子最敏感,反复的提醒,以及刻意的行为反而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引起孩子的焦虑。所以,这个阶段主打一个按部就班,平常啥样考试期间就啥样,不改变就是最大的支持。而这背后所蕴含的心理暗示是——孩子还是你的孩子,爱,不会因为考试而改变。声明:本文转载来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当孩子出现厌学情绪,这4件事情父母一定不要做

当孩子出现厌学情绪,这4件事情父母一定不要做

前几天和同事出差路上聊起孩子的话题时,见同事立马红了眼眶。她说自己对儿子期望过高,间接导致了儿子厌学,已经休学一年多了,每天待在家里。原来,儿子从小学习能力很强,成绩一直到初中都是名列前茅,考上了全市最好的高中。可到了高中儿子的成绩却直线下降,甚至开始逃课厌学,每天躲在房间玩游戏。看到这样的儿子她就气不打一处来。一见到儿子就对他絮絮叨叨,甚至有时候还会动手,情绪爆发的儿子将书撕得稀碎,说自己再也不去学校了。从那以后,她但凡跟儿子稍微提到去上学,儿子就大发雷霆摔东西,甚至会动手打人。孩子出现厌学的情绪,是让父母感到头疼的一个问题。如果父母越着急强硬地逼迫孩子,孩子只会越反抗厌恶。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孩子并不是不喜欢学习,而是不喜欢被逼着学习的感觉。”面对孩子厌学情绪,父母的教育方法与态度,直接决定了能不能带孩子一起度过这道难关。01不是孩子厌学是孩子心理出现了问题《小王子》里有句话: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收集木头,也不要马上分配任务,应该先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电视剧《小舍得》中,田雨岚在儿子一年级开始,就疯狂给孩子报名各种课外辅导班。繁重的课外辅导班让子悠极度厌烦学习,致使他的成绩越来越差。由于心理负担太重,每次大型考试子悠都会发烧。有一次妈妈为了防止子悠第二天考试再发烧,提前给正常的儿子吃药。导致极度厌学的子悠,在考试期间出现了幻觉掀掉桌子跑出考场。更可怕的是,面对孩子厌学的情绪,妈妈田雨岚反而指责起儿子错失这么好的升学机会,在子悠原本就有情绪创伤的心上继续撒盐。孩子的思想发育还没有成人那么成熟,因此他们的情绪是不稳定的。如果在厌学的情绪上得不到疏导,父母还一味地逼迫,会导致孩子焦虑、抑郁,从而影响学习。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溯源法”。当孩子出现厌学情绪,父母用对的沟通方式,找到孩子不爱学习、惧怕学习的理由,然后一起陪孩子去改善。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14岁正处青春期的儿子厌学,爸爸辞掉了工作,带着儿子自驾游整个中国。一辆车,两个人,从丹东出发,爸爸带着儿子一路探寻,一路思考。一路上不仅父子关系亲密了,父亲还帮助厌学的孩子重拾了学习的兴趣。因为见识了世界的辽阔,才不会成为井底之蛙,不会被当下困难压垮。这位爸爸的做法在评论区引来网友的一致好评。如果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不要逼迫孩子继续学习,主动帮他们卸下身上的担子,允许孩子适当地停下来放空自己。大部分孩子厌学并不是不爱学习,是因为没有找对方法,从而出现了畏难情绪。明智的父母会及时感知到孩子的情绪,带领孩子一步步攀上珠穆朗玛峰,攻克一个个小山丘。父母的期望过高只会压垮孩子然而,大部分的父母并不会一步步带领孩子攀上高山。而是将自己心中如高山般的期望,直接压在孩子弱小的肩上。不管孩子是否能承受,都让他们负重前行。看过这样一段令人心疼的视频:小女孩今年14岁,成绩一直很好,是家长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可在两个月前,老师开始和家长反映女孩近来学习成绩一直下滑,上课喜欢发呆,也不和别的同学交流,然而女孩的父母以为只是叛逆期,没有多加关注。直到孩子出现厌学反应,去学校就呕吐不止。父母立马重视了起来,带孩子全身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问题。于是在医生建议下挂了精神科诊断为“抑郁症”。父母后悔莫及,经心理医生的多次治疗,才了解到原来是父母的期望太大,让女孩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排斥学习。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固然重要,但期望值超出孩子所能承受的警戒线只会反噬。不妨降低对孩子的要求,让他们过得轻松了,才会感知快乐,才会热爱生活,然而压抑的孩子,不知道开心是什么,也就没有动力学习。樊登老师曾分享过一个故事:他在马来西亚游学时,遇到一位大姐跟他诉说着儿子高二不学习,令她很发愁,想让老师去劝劝儿子。可樊登老师却告诉这位大姐耐心等待。大姐感到不解,高二了怎么能等,再等下去孩子就废了。樊登老师反问大姐什么时候爱上学习的,大姐回答去年。樊登老师接着说:你父母都等了你四十几年才看到你爱上学习,你的儿子才高二为什么不能等等呢?大姐这才释怀。就像最近很火的一句话:“他只是做错了题,又不是做错了人。”不要期望孩子获得多大的成就,不要期望孩子盲目跟从我们,不要期望孩子跟随我们的愿景。因为父母投射过多关注期望的眼光,只会让孩子倍感压力,产生焦虑厌学的情绪。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有些孩子盛开得早,有些孩子盛开得晚,父母只需静待花开,无需焦虑。孩子厌学这4件事情家长不要做每个厌学的孩子,其实都是处于内心极度脆弱,特别需要关心和支持。父母应该及时安抚孩子的情绪,疏通孩子的挫败,以下4件事千万不要做。1.不要讲道理看到这样一个画面:一个上三年级的小男孩,写作业期间突然哭泣,对着旁边的爸爸说道:“我越来越不喜欢学习了。”爸爸则是对着孩子一顿大道理的输出,小男孩越听哭得越凶。父母一味地给孩子讲道理,只会将孩子越推越远,在孩子看来父母的大道理,里面深藏着对他们的否定与质疑。智慧的父母都是共情胜于道理,共情孩子的感受,感受好了,情绪自然就通畅,困难就有解决的办法了。2.不要冷处理当孩子告诉父母自己讨厌学习时,现在很多父母已经不再打骂了。大多数父母认为不回应,过几天孩子就能想通。其实,这种冷漠回应的方式,是处理孩子负面情绪最大的误区。“无回应之处,就是绝境。”每个被冷处理对待的孩子,顺从背后,都深藏着看不见的落寞与孤寂。不妨在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积极与孩子沟通,大方表达爱,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一起迎面困难。3.不要发脾气面对孩子厌学情绪,父母通常用发脾气的方式试图改变孩子,而孩子也会用情绪爆发的方式阻止改变。这种硬碰硬的方式,只会不断击碎亲子关系。父母不妨试试柔和的方式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走入孩子的内心,靠近他们,而不是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要做什么。4.不要纵容孩子网上有这样一则视频:深圳一位13岁初中男孩沉迷玩游戏,如果家长不给充值自己就不去读书,甚至当街掐父亲脖子。为了让孩子去读书,父母屡屡妥协给孩子游戏充值。父母无原则地纵容不是爱,反而是害,会一再助长孩子的任性和自私。父母应该学会用明确的原则和规矩,并用爱和耐心去引导孩子,让他们认识什么是对与错。写在最后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每一个困难都是成长的机会,面对厌学情绪,我们要学会积极面对。”孩子厌学的背后不一定是学习问题,除了学习,也许还有其他原因。而父母在面对孩子“厌学”的问题上,不要一上来就指责,那样只会让孩子与父母距离越来越远。可以通过静下心来,与孩子面对面,心连心地进行沟通交流。用理解、关爱去引导孩子,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培养积极心态,助力孩子找回学习乐趣,共同克服厌学情绪。声明:本文转载来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妈妈,我同学家好有钱啊!”高情商的妈妈这样回答,影响孩子的一生

“妈妈,我同学家好有钱啊!”高情商的妈妈这样回答,影响孩子的一生

之前刷到过一个视频,孩子放学回来跟妈妈说:“妈妈,我们同学都好有钱呀。咱们家是最平凡的一个家庭了。”妈妈注意到孩子说这些话时,眼底都是对同学家的羡慕。便问到:“你拿什么衡量我们家最平凡呢?”孩子说:“同学家要么是开海澜之家的,要么是开曼巴特的。”妈妈说:“儿子,父母是做什么的,那是父母的事情,你要记住,你去学校是为了学本领的。财富只是我们的硬件设施而已,比财富更重要的是一个有价值的自己。”评论区有网友说:“这要放我身上,我妈肯定说,那么爱比,看谁家好去谁家,看人要不要你。”网友的评论,一下就让很多人共鸣。大家纷纷吐槽,小时候自己遇到同样情况,父母的回应方式有多气人。其实羡慕别人,是孩子的天性。面对这样的天性,父母的反应,会影响孩子一生。心生攀比,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儿童心理学认为:攀比心是孩子在成长及社交过程中,为了寻求自我肯定和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而孩子成长过程中,一般会因以下几个原因产生攀比心理。1. 争强好胜在一段视频里,有个小女孩和同伴吵了起来,说:“我哥敢一个人去外地。”另一个小姑娘说:“我哥敢吃蟑螂。”妹妹急了,直接吼道:“我哥也敢。”虽然很搞笑,但短短几句话,将孩子之间的争强好胜表现得淋漓尽致。心理学家Leon Festinger曾说:人们习惯于在缺少“客观评判标准”的情况下,用“别人”作为比较的尺度,以此来评估自己的能力。孩子对“比较”的认知,尚不完善,就会出现我一定要把你“比”下去的情况。2. 不够自信网友@可可分享,儿子回家哭着闹着要一套奥特曼卡片。因为同学都有,自己没有,怕别人不和他玩。其实,就算没有这个卡片,儿子也能和同学玩。但对儿子来说,这个卡片就像是他加入小伙伴的通行证,很是重要。不够自信的小朋友,往往更加敏感。看到其他孩子有,自己没有,他们会焦虑、自卑,从而产生“攀比”心理,力求和其他孩子一样。3. 环境影响有个小女孩回家跟妈妈说:“妈妈,你能不能不要骑自行车送我了?”妈妈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孩子的同学都在暗自比较。用的文具,背的书包,父母开什么车......等等,都是他们比较的对象。同学说得多了,女儿开始觉得妈妈骑自行车很没面子。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孩子所处的环境,大家都在比来比去,那孩子难免会被影响。时间一长,攀比的种子就在孩子心里发了芽。错误的回应方式,影响一生很多父母认为,孩子爱攀比,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他们担心,孩子一旦有了攀比的苗头,以后会大手大脚,控制不住自己。其实,攀比的走向,主要在于父母的回应方式。错误的回应方式,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育儿博主Ms.懂曾说,面对孩子攀比,最常见的错误回应方式,有三种。1. 倒打一耙型很多父母,听到孩子说羡慕别人有什么时,立马倒打一耙说:“人家考试100呢,你咋才考80?”一句话,看似暂时堵住了孩子的嘴,实则可能堵了孩子的心。让他产生愧疚与自卑,觉得自己比不上人家。2. 柠檬精型当孩子提出,朋友家住着好大的房子时,父母回应说:“有什么了不起的,谁知道他们家钱哪来的。”这样的方式,会“酸”到孩子,让孩子不能心平气和地接受比自己优秀的人,自然也就不会朝着好的方向去努力。3. 打肿脸型有些父母,一听孩子说别人家有什么,自家没有时,全然不顾自家的实际情况,打肿脸充胖子。搞得孩子也看一套学一套,变得“又穷又傲”,以后就算没条件攀比,也会创造条件去跟人家攀比。知乎上有位匿名网友分享。自家表妹欠了一堆信用卡,催款电话打回家,大家才知道。当大家都在指责表妹时,网友想起了小时候的事。那会,姑姑为了给表妹更好的教育,到处借钱托关系将表妹转去市里。谁知,表妹去学校一看其他孩子吃穿都比自己好,就回家哭鼻子。姑姑虽然收入微薄,但舍不得孩子难过,就尽力满足。一开始表妹只是比衣服,后来开始比生日请客,甚至手机、平板。为此,姑姑、姑父起早贪黑的赚钱,饿了也不舍得在外面吃。殊不知,这样的行为早已埋下祸根,放大了表妹的攀比心,这才欠了一堆钱。有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舞蹈。面对孩子的攀比心理,不同的回应,影响孩子走向不同的未来。如何引导,至关重要作家张振棚曾说:成年人的很多思想和习惯都是年少开始萌发的,所以父母要细心引导。面对孩子的攀比心,只要父母掌握方法,耐心引导,相信也不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如何引导,下面三个方法,也许可以试试。1. 树立积极的价值观跳水冠军郭晶晶曾被爆出孩子穿着二三十的平价短袖。有人质疑,都嫁入豪门了,还给孩子用这么便宜的东西。但她却不以为然,觉得好穿就行。其实,这才是她的智慧之处。从小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告诉孩子,价钱不是决定价值的唯一方式,物质只是我们的硬件设施,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本身。这样孩子才不会被物质迷了眼。2. 引导孩子发现真正的需求小姨家的弟弟,小时候闹着要买朋友们都在玩的游戏机。小姨跟他说:“之前你说喜欢飞机模型,妈妈正在攒钱想带你去参观呢,现在要是买游戏机的话,咱们就去不了了。”弟弟认真想了半天,说:“那我们还是去参观飞机吧。”现在的他已经成为了一名航空管制工程师。有人说:热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霸道的事情。一旦孩子能找到真正喜欢的事情,其他的一切都会变得不那么重要。3. 设定长期目标网友@乐乐妈分享,有次乐乐看见小伙伴手里的奥特曼,吵着想要。她对乐乐说:“乐乐,你的压岁钱有1000,但你早都花完了,要不你攒攒钱再买。这样回头人家问你,你可以大方地说,这是我自己的钱买的,多厉害!”后来,乐乐认真攒钱,花了半年才买到那个奥特曼。当孩子提出要求时,不要因为疼爱就立即满足,可以适当地引导,设定一个长期目标。鼓励孩子一起为之努力,这个过程,他不仅可以感受到攒钱的重要性,还能锻炼耐力与执行力,一举两得。哈佛校长德鲁·福斯特曾说:好的教育之所以好,是因为它让你坐立不安,它强迫你不断重新认识自己和周遭的世界,从而不断做出改变。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舵手,更是帮手。当孩子对他人有而自己没有之物,心生比较时,我们多一些耐心,和他站在一起,去认识并降服攀比心,比吼他、讽刺他,结果要好得多。也祝愿我们的孩子,能发现自己的真实需求,少一点攀比,多一点努力,学会掌控自己的物欲,不被物欲所支配。声明:本文转载来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央视热剧《玫瑰的故事》大结局刷爆全网:什么才是一个女人最重要的能力?

央视热剧《玫瑰的故事》大结局刷爆全网:什么才是一个女人最重要的能力?

最近,改编自亦舒小说的都市热剧《玫瑰的故事》,终于迎来了大结局。这部电视剧,在播出的十多天里,广受赞誉,好评不断。人民网更是高度评价它:贴近真实的她故事。这部剧讲述的是一个叫黄亦玫的女孩,跨越20年的情感成长经历。在这20年中,她有过刻骨铭心的初恋,经历过一地鸡毛的婚姻,也遇见过灵魂伴侣。在不断的经事遇人之中,她逐渐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蜕变成一个独立坚强的女性。她就像一朵风雨中绽放的玫瑰,不论遇到怎样的困境,都能依靠着强大的心力,迎风战雨。看完了她的故事我才发现,原来一个女人最重要的,是要具备这三项能力。破圈的能力黄亦玫出生书香门第,父母都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她本人也很优秀,从小便展露出了极高的艺术天赋。她就读的大学,是中央美院,但毕业后,她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而是去了一家公司应聘。面试官就问她:为什么这么好的学历背景,却不选择继续读研?玫瑰是这样回答的:读书是我的长项,因此考研对我来说不是挑战,是舒适区。我也想看看自己,除了读书以外,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能力。玫瑰始终坚信,自己有无限的可能性。她从不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地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的目标。顺利入职公司后,她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时刻关注老板的一言一行,为其提供最优的服务。当时,公司要办一次联合画展,老板希望能借到法国名藏家滕先生的画一用。可这个滕先生非常难约,所有人都一筹莫展。玫瑰知道后,连夜在网上查询滕先生的资料。得知对方在中国大饭店参加晚宴的消息,她便乔装混进酒会,找到了滕先生。最终,通过玫瑰的努力,滕先生答应和她的公司合作。玫瑰这股敢想敢拼的劲,也让原本挑剔的老板对她刮目相看,给了她很多学习的机会。随着对业务能力的熟悉,以及老板对她信任的日渐加深,玫瑰已经在公司打下了一片天地。但她却没有沉浸在优渥的工作中,而是主动递交了辞呈,开始去攻读她感兴趣的心理学硕士。从大学到工作,从工作到考研,玫瑰一直都在不断破圈,突破自我。所以不管做什么,她都能做得很优秀,不管在哪里工作,她都能受人青睐。然而现实中,却有太多人喜欢安逸的生活,喜欢待在舒适区里。殊不知,在你还在浑浑噩噩混日子时,时代早已将你丢得越来越远。有句话说得好:决定你现在的,是你昨天的选择;而决定明天的,是你今天的行动。与其囿于舒适圈中,裹足不前,任由自己视野变得狭隘;不如破圈而上,勇渡急流,大胆地走出那看似毫不费力的人生。在往后的日子里,只要你不停地往前走,你就不会被所谓的稳定生活所禁锢,而是能与时代共舞,活得洒脱而自由。容错的能力很欣赏一种人生态度,叫:人生如棋,落子无悔。我们都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上,没有人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正确的。我们也无法预料,当下所做的选择,最后是对还是错。毕竟,人生路本就充满迷雾,允许自己走错路,允许自己看错人,才是为人处世该有的明智。玫瑰是一个在爱里被富养长大的孩子,在20多岁她心里,爱情高于一切。所以,当她遇到帅气儒雅的庄国栋时,她就毫无保留地把那份炽热的爱给了对方。庄国栋当然也爱这个明媚、随性、漂亮的女子,但他的爱,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在他和玫瑰热恋期间,他会瞒着对方计划他要远赴巴黎工作的事。玫瑰发现以后,他也不愿好好解释,还冷暴力对方。去了巴黎之后,他又决定在巴黎申请永居,根本就没有考虑过玫瑰。而玫瑰呢,因为爱情,一次次地妥协,一次次地原谅对方给她造成的伤害。甚至为了飞去巴黎见庄国栋,推掉了老板给她安排的重要项目,还以辞职为要挟,只为多换取几天她和庄国栋相聚的时间。当时所有人都觉得她爱得太盲目了。老板也劝她,不要为了几天甜蜜而牺牲掉自己的工作,要有职业规划。但玫瑰却觉得,无论这个选择是对是错,她都有能力承担后果,所以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结果庄国栋还是一心扑在工作上,根本不在意玫瑰的感受。他的这些所作所为,也让玫瑰彻底寒了心。尽管当时还爱对方,玫瑰也忍痛提了分手,只身一人回了北京。面对这样一段痴心错付的感情,玫瑰却从未试图去抹杀它存在的痕迹,也没有因此去怨恨对方。她只是觉得,有些事,错就错了;有些人,爱就爱了。根本没必要去纠结于那些对对错错。而且此后,她也学会了更加成熟地对待感情:爱人之前,一定先爱自己。很多人都说,玫瑰在这段感情中,爱得太傻,付出得太多。但谁年轻的时候,没有做过一两件傻事呢?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人,选错了就选错了,别一遍遍后悔。很多事情就算能再重来一遍,以当时的心智和阅历,我们还是会做同样的选择,落入同样的结局。所以,别站在此刻责备过去的自己,当时你一个人站在雾里,也很迷茫。人本来就是在失败中学乖的,学会容错,学会在错误中成长,才是人生的重中之重。就像村上春树所说的:“当你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时候,眼前的风景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当你允许错误存在,并勇敢去翻越它,那这个错误,将不再是错误,而是你人生路上的里程碑。重启的能力周国平先生曾说:“人应该有两个觉悟:一是勇于从零开始,二是坦然于未完成。”人生于世,不是每一段关系都能走到最后。恋人关系如此,婚姻关系更是如此。当你在一段关系中只能感受到压抑,喘不上气。这个时候,你就一定要有既入穷巷,及时调头的勇气。剧中,玫瑰在离开庄国栋后,又邂逅了方协文,还和其有过一段婚姻。一开始,玫瑰对这段婚姻是充满了期待。但方协文自卑又变态的控制欲,让她在这段关系中受尽了折磨。因为怕玫瑰离开自己,方协文在玫瑰怀孕后就擅自做主,辞掉了她热爱的工作,剥夺其追求事业的权利。甚至,他还让他妈妈寸步不离地守着玫瑰,处处监视她,搞得玫瑰几乎抑郁。后来,玫瑰回北京看望父母,他就厉声质问:“那你偏要去北京什么意思?北京到底有谁在啊?”“你是一个妈妈!你就不能踏踏实实在家待着吗?”玫瑰生完孩子后想出去工作,找寻自我价值,他又开始不满:“你不用工作,我也能养得起你。你为什么非要工作?”“你有精力工作,你没精力生儿子?”方协文极其自私地想将玫瑰困于家庭的牢笼之中,他这种变态的控制欲,也让玫瑰逐渐失去自我,感到无比心累。最终,在忍无可忍之下,玫瑰主动提出离婚,结束了多年的婚姻。离婚后,玫瑰再次开启属于自己的人生。在事业上,她投身于自己钟爱的艺术领域,与人合伙经营了一家画廊,将其办得有声有色;在感情上,她也没有因噎废食,而是积极主动地接纳新的关系,与灵魂伴侣傅家明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她还重拾了过往的兴趣爱好,不仅考下了各种证书,还学会了开摩托,开飞机。这个时候的她,真的如一朵玫瑰般自由洒脱,肆意绽放,魅力四射。福楼拜曾说: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功成名就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并以勇敢迈向意志那天。在感到极度压抑的时候,在处处都受限制的时候,人就应该有这样重启人生的能力。就像剧中所说:世界在你面前,指向你想去的任何地方。在这个世间,人是可以活出一万种生活方式的。只要你敢,所谓万丈深渊,越过去,也是前程似锦。只要你想,哪怕你曾历经至暗,也能重新找回自我,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玫瑰的故事》大结局后,很多网友都说了这样一句话:“玫瑰的故事播迟了,如果早播20年,可以拯救很多90后。”但我却觉得,只要一个人肯觉醒,什么时候都不晚。在剧里那个繁华的都市中,一朵名为“黄亦玫”的玫瑰热烈绽放过。在剧外世界的某个角落里,你我其实也可以像她一样,拥有主导自我的力量,活出绚丽多彩的人生。最后将英国女作家伍尔夫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不要褪色,不要枯萎,不要老去。声明:本文转载来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所有大彻大悟之人,都曾无药可救过

所有大彻大悟之人,都曾无药可救过

我们很多人,一生都在努力学习,想做个聪明人。却依然改变不了一个现实:人生大部分时候,都只能后知后觉。你根本无从预知,所做过的曾经看似不经意的决定,会为日后岁月埋下怎样的伏笔。特别是当你发现,你以为毫无代价随手可弃的一些事,却在某天停身回头时,成了一根正中你眉心的箭。那种恍然而悟的痛苦,对人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为此,你会陷入反复自责中,想着:当初如果能更清醒一点,今天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尝此苦果?可这世间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如果。你越追根溯源,试图诘问自己,改写过去。悔恨的情绪只会越化作枷锁,将你紧紧捆绑,拖入无边深渊。想起电影《大鱼海棠》 中那段叩问灵魂的台词:我告诉你什么是可悲,就是你遇上了一个人,犯了错,想弥补,想还清。可是你无论怎么做都无力回天,你犯下的错永远无法弥补。我们都听信过,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依然有人守候的美好。可在真实的人生里,一错过即是分崩离析,一转身便是支离破碎,才是你能看到的常态。事实上,从因果的层面上,一个人想要做到能踩准人生每一个节点,把每一步都走得稳妥而正确,需要莫大的福报。而我们大多数普通人,不会有这样的运气。我们来人间一趟,就是来历劫修行的,注定要在跌跌撞撞中历一身伤,然后蜕皮成长。诚如有句话所说:“很多事情就算时间能重来一遍,以你当时的心智和阅历,还是会做同样的选择,避免不了同样的结果。”任何选择,在彼时你下定决心的那一刻,定然有它的因缘在。所以,当我们从往事的废墟中走出,应该做的,不是站在现在的角度批判到底搞砸了多少事。而恰恰是接受。接受自己犯过错,允许自己的迟钝与平庸,谅解自己人性中有过的幽暗与愚昧。那是我们与自我达成和解的唯一方式,也是人生在历经漫长跋涉后终于学会向内求的标志。你会由此而明白,凡所发生,皆有来意。所遇之人,都是你该遇见的;所经之事,都是你该经历的。该吃的苦,该掉的坑,该撞的南墙,一个都少不了,都是你的必经之路。是命运在以这样的方式考验你、警醒你、塑造你。你不要悔,只需学会直面问题,修正错误,承担后果。然后带着缺憾继续勇敢前行。就像有句话说的:“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所有大彻大悟之人,都曾无药可救过。浮世如尘,能过好这一生的人,从来不是因为顺遂无悔,而是懂得释怀与看透。人生没有弯路,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你该去的地方;无论好事坏事,都是冥冥中最好的安排。声明:本文转载来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妈妈一旦开窍,孩子就是黑马

妈妈一旦开窍,孩子就是黑马

网络上有位妈妈发起一个提问:“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听话?”众多评论中,有一个高赞的回答:“先改变你自己。”父母总是希望孩子听话,但经常忘了听孩子的话。其实爱是动态的,需要彼此之间的尊重和沟通,不应该是父母单方面的付出和牺牲。如同樊登老师说:“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如果你使劲特别大,感觉特别累,孩子也特别痛苦,那一定是方法错了。”孩子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父母的模样。你想要孩子成为那匹奔驰在人生赛道上的黑马,就要成为能够引领孩子前进的智者。01、妈妈一开窍,孩子更优秀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自从当了妈妈,生活就一路伴随着焦虑:是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一出生就上早教的焦虑;是孩子刚上幼儿园就有妈妈在关注幼小衔接课程的焦虑;是身边很多家庭都在为孩子的学区房做准备的焦虑;是孩子还没出生时希望他们只要平安健康就好,到孩子成长的路上看到别人家孩子的优秀,不断地要求他们一定要争气做第一的焦虑。然而,父母焦虑之下的养娃,不仅无用还会给孩子带来一种不安全感。他们在孩子耳边絮絮叨叨自己的焦虑,以为可以激励孩子,实际是在破坏孩子的自信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的表姐就是一位典型的焦虑型母亲。她的儿子小叮当上小学5年级,对学习总是提不起兴趣,成绩也始终在班级末尾徘徊。每当看到儿子懒散的样子,表姐就怒火上来,大声呵斥。她的情绪如同火药桶,一点就着,家里的气氛也因此变得异常紧张,甚至表姐体检时出现了甲状腺结节。医生告诉她,这是长期情绪压抑导致的内分泌失调。看着镜子中憔悴的自己,表姐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一天晚上,表姐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繁星点点,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在父母的严格要求下长大,但那种压力让她倍感压抑,很想逃离父母。那一刻,表姐仿佛开窍了。当儿子再把全是叉叉的卷子,习以为常地拿到表姐前准备挨批时,表姐一改往日“泼妇”样子,而是对儿子说:“没关系,这次比上次多了五分了。”儿子感到疑惑地看了看表姐,表姐继续说:“学习是你的事情,妈妈以后不再过多干涉你,但是你需要帮助可以跟妈妈说。”后来表姐真的就只管孩子生活起居的事,孩子的学习不再干涉,家里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小叮当也感受到了母亲的变化,妈妈不会在因为心情不好时不时对他吼骂,他开始敞开心扉主动跟妈妈探讨试卷上的题目哪些是粗心,哪些是不会的,渐渐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教育孩子不是一味地严格要求,而是需要理解和引导。只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他们才能茁壮成长。在亲子关系中,当妈妈不再执着改变孩子,拥有稳定的内核时,孩子更能找准人生的位置去实现人生价值,从而变得更加优秀。02、爱是顺应其性,并非如我所愿!有一次参加育儿讲座,台上老师提起一个问题:年轻人最怕父母说什么?台下一位同学的回答引起了我的共鸣:“当父母说为你好。”他说:小学的时候,父母总用“为你好”理所当然地给他报了好几个培训班,让他一个不落下。中学的时候,父母也是用:“为你好”干涉他的一切兴趣爱好,让他专心学习。大学的时候,父母继续用“为你好”让他选择离家近,自己却一点也不喜欢的专业。后来我习惯了父母的“为你好”,忘了自己也是有思想的。其实,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让他们羽翼丰满,而非用爱捆绑住孩子为你所用。电视剧《承欢记》里,麦承欢妈妈的爱真的让人太窒息了。她是个整日围着家庭儿女团团转的家庭主妇,特别是对女儿承欢爱过了度,没有边界感。在承欢和富二代前男友已经分手的情况下,妈妈却以“为你好”的名义,编织借口把女儿带到了订婚现场。女儿发现问题后拒绝妈妈的做法,最终妈妈的一个巴掌成为母女二人不可抹去的一道伤疤。直到后来母女俩一次深入谈心中,我们才发现妈妈对承欢窒息的爱,是因为自己的原生家庭让她受尽委屈,所以她发誓以后有女儿一定要给她全部的爱。然而,如果妈妈的爱太满,满到溢出来就会变成孩子的束缚。其实,父母的爱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但爱在一个孩子身上具有能量作用的只有一种,那就让孩子变得更独立,更强大。胡适先生曾说:“我养育你,只不过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质,并非恩情,所以你无需报答我,反而我要谢谢你的参与,我的生命才更完整。”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潜力,他们不是父母的翻版,而是拥有自己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独立个体。而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顺应其性,非随我愿;是期待他们飞向更高,更广阔的地方,而非困在身边,为我所用。03、想要孩子什么样,父母就要什么样苏联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对孩子教导的时候才是教育,其实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瞬间,都是教育在孩子。网上@点妈分享了一段身边的故事:“小张在一家外企工作,刚进公司满腔热血,每天早出晚归,工作效率也是非常高的,但随着儿子的出生,小张对工作的激情渐渐褪去。他把重心全放在孩子身上,因为工作效率的降低,领导逐渐将他的工作转移,但小张并没有危机感,想着能混一天是一天。孩子渐渐地长大,要高考了,可儿子对学习一点也不上心,小张一心想让儿子考重点大学,看别人请家教,他也给儿子请。面对小张不断地逼迫学习,儿子进行了反抗。小张对儿子说:“别人想请家教都请不起,你别身在福中不知福,没有上进心让我太失望了。”儿子则反驳小张:“爸爸,你每天都督促我学习,可你每天就坐在沙发玩手机,看电视,你也没有上进心不是吗?”小张听了儿子的话一下子愣住了,他没有想到儿子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是因为自己没有以身作则。为什么艺术家的孩子,教授家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聪明?并不是因为基因遗传得好,而是因为父母首先强大自己,给孩子树立了好榜样,孩子长期跟着学习,形成了同样的习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是孩子品行的来源,不要对孩子抱有什么期望,不要把自己的欲望加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好好读书,就自己先读书;想让孩子礼貌待人,就自己学会尊重别人。父母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积极引导他们向目标努力。如果想让孩子成为乐观向上,勤奋好学的人,父母就应该充满能量,积极鼓励孩子探索知识,给予他们正面的反馈。这样孩子才能在我们的影响下成为我们期望的人。04、写在最后曾看过一位妈妈发的一段微博,深有触动:“我不是一个完美的妈妈,心安理得地休息,安排独处时间,热爱这个‘热爱自己’的自己,做一个60分的妈妈,做一个过得去的妈妈就好,不求完美。”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每一位父母都是探索者,面对孩子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调整心态,用爱和理解去包容他们。有时候孩子调皮、好动、自律,都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只要父母保持平和的心态,用智慧和耐心去指引他们,就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育儿是一场修行,更是一段爱的旅程,让我们用平和的心态,陪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声明:本文转载来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